按关键词阅读:
"我本来很想死 。 但今年正月别人给我一件衣服 , 是当作新年红包 。 衣服是麻质的 , 缀有鼠灰色细条纹 。 大概是夏天的衣服吧 , 我决定那就活到夏天好了 。 "
这是太宰治早期短篇小说《叶》的开头 。 它的结构和情节虽然都很零散 , 但其中颓废的气质和随处可见的"死" , 却由此贯穿了太宰治以后的几乎所有作品 , 使之成为战后日本"无赖派"作家的领军人物 。
不过 , 《正义与微笑》中收录的两部小说 , 长篇《正义与微笑》和中篇《潘多拉之盒》应该说是太宰治作品中少有的例外:主人公虽然也经常想到"死" , 但仍不失希望的积极面貌 。
本文插图
《正义与微笑》的主人公是一个叫芹川进的17岁男孩 。 他马上要中学毕业了 。 考哪所大学?如果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 , 该怎么办?是硬着头皮念完 , 还是辍学追求自己的理想?
这些问题让一个年轻人的生活充满了矛盾和无奈 , 更有梦想破灭时内心的孤独无助甚至绝望 。
第一志愿落榜后 , "站在街角 , 任凭强风吹拂 , 等候红绿灯 , 第一次流下眼泪 。 ""我无家可归 , 一个落榜的小子 , 多丢人啊!"
回到家后 , 哥哥一声平静的问候 , 竟能引发"毫无理由的愤怒" , 导致"我挥拳揍了哥哥 。 "然后"我抱住哥哥的脖子 , 放声大哭 , 连声说对不起 。 "
三天后 , 他收到另外一所大学的通知书 , 心态瞬间就变了 。 "我从棉被里露出脸来 , 不自主地莞尔一笑 。 我的笑脸 , 已不是中学生的笑脸 。 这真是'没有任何手法和机关'的魔术 。 我太兴奋了 。 "
本文插图
太宰治特别擅长捕捉年轻人细微的情绪变化 。 如果说《女生徒》记录的是一个女中学生一天里的种种小心思 , 那么 , 《正义与微笑》就是一个青春期男孩的情绪反转实录 。 考学、落榜、上学、退学、和名人交往、多次面试 , 年轻人几乎每天都被情绪的大起大落支配着 。
但至始至终 , 他身边有个一直在鼓励他的哥哥:"不管日后要走哪条路 , 都还是得自己努力精进才行 。 "
《潘多拉之盒》的主人公是一个被结核病困扰的年轻人"云雀" 。 他被家人送到一个名叫"健康道场"的疗养院疗养 。 疗养院生活规律 , 护士和蔼 , 病友们之间也少有矛盾 。
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认为 ,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 悲伤和结核病成了同义词 。 看似是结核病 , 其实不过是"那种年龄和身份的年轻人常有的不满现状 , 愤世嫉俗的忧郁 。 "
本文插图
"云雀"和他的病友们身上 , 除了基本已被看作结核病症状之一的忧郁外 , 还都有点小小的才华 。 尤其那位年龄较大的已婚中年男人 , 竟然是当时有名的诗人 。 太宰治对这个世外桃源中病友护士间朦胧爱情的描写 , 更让整部小说散发着淡淡的青春活力 。
"云雀"对自己的疾病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日本战败) , 抱着一种虚无的心态 , 但并不是彻底的失望 。 因为在潘多拉之盒打开后 , 虽然飞出了大量的痛苦悲哀贪婪憎恨等不详的虫子 , "但在盒子的角落里留有一颗像芥菜籽般微小、绽放光芒的石头 , 石头上隐约留有'希望'二字 。 "
《正义与微笑》和《潘多拉之盒》除了蕴含着同样的积极情绪外 , 还有个共同点 , 他们都是由生活中真实人物的日记改编的 。
本文插图
太宰治的大弟子叫堤重久 , 堤重久有个弟弟叫堤康久 。 在一次闲聊中 , 太宰治得知堤康久中学时喜欢写日记 , 就把它们借来 , 以此为基础写出了《正义与微笑》 。
稿源:(亚理思多得)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2OS2P2020.html
标题:亚理思多得|太宰治:小说就是哄女人孩子的,方法各不相同,哄住就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