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李诚儒有着典型老北京人的“作派” , 喜欢听戏、喝茶、玩花鸟鱼虫 。 光是遛鸟这件事就颇有讲究 。 画眉鸟每天早上要挂晒两个钟头 , 然后喂上虫、水 , 再罩上黑色的布;遛的时候也不能把手抬得太高 , 要垂直着自然地摆动 。 “你看好多老北京的戏里面 , 凡是玩鸟的 , 没有一个不出错的 。 最可气的是台词里说遛画眉 , 结果笼子里装着别的鸟 , 后期还给配画眉的叫声 。 ”
本文插图
李诚儒 。 ***采访人员 郑新洽 摄
看不惯就说 , 不服气就来 , 是“北京得爷(得爷指很拽的人)”的特点 。 从小生活在皇城根脚下的李诚儒 , 骨子里也始终保持着这种脾性 。 也正因如此 , 在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的前后两季中 , 于行业习惯留面子、顾粉丝的语境里 , 他仍以“如芒刺背 , 如坐针毡 , 如鲠在喉”这样一针见血的评价成为“众矢之的” , 也被大众冠以“敢于说真话的人 。 ”
“如果我不说 , 就没人敢说 。 这太可笑了吧 。 ”李诚儒在谈到他认为“越来越不是那么回事”的演艺圈的时候 , 总会些许提高声调 。 上节目之后 , 他也会时不时看看评论 。 他不在乎 , 只是觉得好笑 , 看着那些不认识的人把他过去的经历 , 说得头头是道 , 揣测他仗义执言的背后是想红?是财大气粗不在乎资源?抑或是习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别人?
“都不是 。 ”李诚儒回答 。 他太热爱这个行业了 , “恰恰是因为我骨子里的正气 。 我认为这就是不对的 , 再这样下去就不行 。 我不允许亵渎演员这个职业 , 这才是我真正的动力 。 ”
A
皇城根下苦学十年戏 , 一句词念一下午
在李诚儒的认知中 , 无论是否科班出身 , 想要成为演员 , 至少要为表演吃过苦 。
李诚儒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 , 家在故宫和景山边上 , 是地地道道长于皇城根脚下的老北京人 。 中学毕业后 , 他被分配到景山服装厂做学徒 , 第一年只有16块钱的月工资 , 第二年月工资18块 , 第三年涨到21块 。 那时他业余最大的爱好 , 就是去家东边步行十分钟的北京人艺 , 蹭票看话剧 。 有一次他在看话剧《针锋相对》时 , 被其中一个嗓音极具穿透力的演员深深吸引 , 那种令场上所有人瞬间黯然失色的表现力 , 让李诚儒心里默默地想 , 一定要和这个人学表演 。
机遇从天而降 。 在某次北京民族宫的地方戏调演检票口 , 李诚儒偶遇了这位演员——北京人艺的表演艺术家董行佶 。 董先生饰演过话剧《雷雨》中的周冲 , 《日出》中的胡四 , 《蔡文姬》中的曹丕 , 曾是中国朗诵界顶尖的艺术家之一 。 李诚儒鼓起勇气 , 怯懦地跟这位艺术家求学 , “我想跟您学表演 。 ”那时李诚儒也会朗诵几篇散文 。 然而第二天 , 在人艺宿舍与老师的第一次正式见面 , 李诚儒仅是《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一句就念了三个半小时 , 之后便被老师“轰”了回去 , “如果下礼拜来还是这样 , 就不要来了 。 ”
那时李诚儒每周去先生家学习 , 每天早上六点至八点去故宫墙根下练台词 , 一学就是十年 。 他往往会因为一句词反反复复念诵四五个小时 。 老师曾经告诉李诚儒 , 演员就像你做衣服一样 , 作品就是面料 。 例如这个角色患有肝癌 , 你就应该捂着右腹走上去 , 有气无力地说出他想表达的话 , 仿佛看到他在你面前 , 你就是他 。 李诚儒茅塞顿开 。 台上那一刻 , 演员不是自己 , 就是这个角色 。 “现在会说台词的 , 或者嘴里没毛病的演员 , 几乎没有 , 能达到老师对我们的要求的 , 几乎没有 。 ”
B
下海经商赚第一桶金 , 每件商品保质保价
李诚儒从不回避 , 自己曾是中国较早淘到第一桶金的人 。
1977年中国正式恢复高考 , 1978年后北京电影学院才陆续恢复招生 , 彼时李诚儒已经24岁了(招生简章的年龄是18至22岁) , 只能进业余进修班 。 1981年 , 李诚儒曾毛遂自荐出演86版《西游记》中的唐僧 , 但因为太瘦 , 口才却还不错 , 被导演留在剧组当场记 。 直到五年后《西游记》杀青 , 李诚儒在梦想与现实中踌躇再三 , 最终选择了先赚钱 。
稿源:(新京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25b10442020.html
标题:李诚儒|李诚儒:我不说真话就没人敢说,太可笑了丨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