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看完了《夏摩山谷》 。 说实话我还不知道当年那个“棉麻布裙”的文艺疼痛的安妮宝贝已经改名叫庆山 , 庆山这个名字很好 , 有一种安静、所遇皆欣的释然 。 说实话 , 我已经不大能get到安妮宝贝的忧伤与文艺了 , 这没什么 , 读者和作者都在往前走 , 都在成长 , 有时候只能陪着彼此走一段路就此分开 , 不在遇见 。 但庆山的新书很好 。
读的过程中又想起高中岁月那几年 , 那些年“明媚的忧伤”和“青春疼痛文学”风格盛行 , 青春期的我泡在诸类酸度不一的溶液中难以自拔 。 买了一本厚厚的安妮宝贝作品集 , 当然了 , (很抱歉)是盗版的 。 蓝色的封面图画很敷衍 , 我煞有其事地放在枕头边 。
说她的文字治郁 , 我确实也看得不太适应 。 但当时有位笔友说他看安妮宝贝的文字感到快乐 , 为了攀附这份快乐 , 我逼自己看了很多 。 现在想想没必要的 , 但也没什么 。 她早期作品中所有的人物情节我都不记得了 , 就记得人名淡得颇费心 , 七月与安生 。 记得满纸血色 , 刀片 , 冷花 , 清瘦女孩 , 和棉布裙 。 事到如今或可标签一句“骨子里的矫情” 。
【小邪之怪奇物语|你知道安妮宝贝改名字了吗?】
《夏摩山谷》翻开最初 , 只读几段我便缓下心情 , 在沙发上延伸脊骨 。 人会随着年岁阅历改变 , 文字固然如是 , 变成不可长久圆谎的脚印 。 很安静 , 读这本书你会很安静 , 不自主地想安静 。
庆山把小说写得像散文 。 也是有趣 , 这本书适合现在的我读 , 若是早几个月 , 恐怕都会少点意思 , 会把隐喻当做灰尘拂去 , 或是心中冲刺偏见 。 我看得速度不快 , 因为她的叙述细水长流 , 像在月光下晒干白花 , 像穿过结冰的湖 。 那些描写和比喻都很细微 , 细微到放大看一只毫无特点的蚂蚁 , 忙忙碌碌抬举米粒 , 直到它因你的觉察而变得与众不同 。
前三章仍有落入安妮宝贝窠臼之嫌 , 独有的矫情 , 纠缠不清的男女关系 , 带着不净色调的内衣 。 我稍微有些厌烦 , 会厌烦是因为对比 , 因为她文字中又张弛佛理 。 佛与欲 , 似乎两不相容 。 但我还是看下去 , 只因已踏上这条幽径 , 总好奇终点风景 , 若无惊喜 , 也算验证自己的预设 。 心里默念着“可别让我失望啊” 。
过了前三章 , 便来到另一番境地 , 像是车停在阻道的石墩前 , 不得不抛下繁华一切从简 , 只身前行 。 百般寤寐都置入恒河洗涤 , 变得更沉静 , 所有的物欲都成逝影 。 裸脚踝换素衣 , 背起竹篓 , 挂着佛珠默着佛语 , 偏向险山行 , 采药拾花去 。
那些淤泥印迹似的矫情与斑驳 , 谁能断言不是必要的呢 , 又有多少人可以一出生就慧根明卓 , 落地成佛 。 庆山终是将前半生参透 。
夏摩山谷是书中虚构之所 。 可怎么看 , 怎么像西藏 , 像一切引人朝圣的净地 。 我猜她一定在西藏 , 尼泊尔或不丹静住过很长一段时间 , 把物质欲情欲口欲降到极低 , 每日诵经打坐 , 照观己身 。 或许那是她在红尘病榻上辗转反侧数十载后 , 亲手为自己熬制的苦口良药 。
这本书与其说是小说 , 更像浅显的佛性入门 , 一段等待点燃的满饮酥油的灯芯 。 它不会得所有人青眼 , 会招口舌 , 笑矫情 。 也会有人像我一样 , 嫌文中人物对话间说教口吻略重 。 但又如何 。 我知也一定会有人因这本书而受到启示 , 感到召唤 , 目见清光 。
总说人生是一场修行 。 得来一具肉身 , 占尽物质体验 , 再试图从中脱身 , 远离颠倒梦想 , 踏过五蕴皆空 。 这本书是庆山的修行之果 。 我羡慕 , 她可以把这趟旅程娓娓叙述我更羡慕的是她确实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做到了微博几千万粉没有发一条广告 , 除了写作和答惑 , 活的几近清明 。
稿源:(小邪之怪奇物语)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11961KR020.html
标题:小邪之怪奇物语|你知道安妮宝贝改名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