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我们常说 , 医学是有局限性的 , 但追求科学进步的脚步却永不停歇 。 2020年 , 北医三院又有一批新的医疗技术 , 经过严格的审批和长期观察 , 转为常规技术普及应用 。 新技术带来新的希望 ,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技术都有哪些吧~
项目团队
北医三院急诊科
文章图片
2020年医疗技术创新奖二等奖
技术名称:体外心肺复苏术在心源性心脏骤停中的应用
项目负责人:马青变(急诊科、后排左四)
团队成员:张喆(心脏外科)、李硕(急诊科)、葛洪霞(急诊科)、郑亚安(急诊科)、郑康(急诊科)、傅元豪(心脏外科)、杨航(心脏外科)、郑慧萍(心脏外科)、冯海波(心脏外科)
从1名患者的治疗经历谈起
2019年2月12日 , 28岁的阳光女孩小董终于康复出院了 。 在和医务人员离别时 , 小董热泪盈眶地说:“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 ”看着小董脸上灿烂的笑容 , 很难想像她是刚从鬼门关走出来的危重病人 。
时间回到1个月前 , 小董因高热40℃持续不退 , 伴腹泻、腹痛 , 就诊于北医三院急诊科 。 来诊时血压74/50mmHg , 心率139次/分 , 医生立即将小董送入抢救室 。 虽经积极补液、抗感染等治疗 , 小董仍出现了多脏器功能衰竭 , 一个接一个的危急值让人触目惊心:血红蛋白下降到75g/L、白蛋白下降到15g/L、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到35%、心率更是飙到180次/分 , 最糟糕的是心脏射血分数骤降至18% , 这意味着严重的心肌顿抑 , 心脏基本呈“蠕动”状态 , 小董命悬一线 , 随时可能心脏骤停 。
急诊科马青变主任立即联系医务处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 , 并果断决定对患者进行围心脏骤停期体外膜肺氧合(ECMO)心肺功能支持 。 刚下手术的心脏外科张喆主任医师火速为患者建立体外循环 , ECMO转机稳定后 , 患者转入EICU进行后续治疗 。 小董的生命体征平稳了 , 但ECMO只是短时间的呼吸循环替代 , 并不能阻断疾病本身的进展 。 小董先后经历了急性肝衰、急性肾衰、DIC、胃肠道麻痹……EICU医护团队积极给予抗感染、血糖控制、免疫调节、输血、电解质和容量管理 , 有创机械通气、床旁血滤、有创血压监测、腹腔引流管等治疗 , 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精细化个体治疗 。 第8天 , 小董的心脏射血分数恢复到60% , 第9天撤除了ECMO 。
这九个日夜 , 经过大家不懈奋战 , 终于将患者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 当小董能睁开双眼并点头回应的那一刻 , 每个人的内心都无比激动 。 整整一个月后 , 小董终于康复出院了 , 这才有了前面小董和医务人员离别的场景 。
技术内容
文章图片
体外心肺复苏术是针对使用传统心肺复苏不能恢复自主循环的心脏骤停患者 , 或围心脏骤停期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的技术 , 是北医三院急诊科自2016年开展的新技术 , 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的空白 。 该技术能够对患者进行呼吸及循环支持治疗 , 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 重新界定了生与死的界限 。
【技术|2020三院新技术 | 体外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患者的新希望】此项技术适合哪些患者?
该技术适用于使用传统心肺复苏不能恢复自主循环的心脏骤停患者或者围心脏骤停期的中青年患者 , 原发病为急性心肌梗死、爆发性心肌炎、肺栓塞、药物中毒等可逆病因 。
在传统心肺复苏不能恢复自主循环的心脏骤停患者或者围心脏骤停期的患者中 , 体外心肺复苏术能够提供呼吸循环的支持 , 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 。 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 , 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 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 目前北医三院急诊科已实施十余例体外心肺复苏术 , 为此类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生命”希望之路 。
稿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109612242020.html
标题:技术|2020三院新技术 | 体外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患者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