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本文图片
居里夫妇(Pierre Curie , 1859-1906;Marie Curie, née Sklodowska , 1867-1934) 丨图源:Wired
居里夫妇研究更主要的贡献是对成分复杂的沥青铀矿中进行提取、分离和提纯 。 他们在沉淀物中找到了一种新元素 , 命名为钋(以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 , 进而又发现了镭 , 并进一步提纯 , 最终从8吨矿渣中提取了0.1g的纯镭 。 这项贡献让她独享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皮埃尔因车祸在1906年去世) 。 后来居里夫人带领她的学生(包括她的女儿和女婿)继续研究 , 居里夫人最终因为长期的辐射而患上重疾 , 遭受了长期折磨后离世 。
从今天诺奖要“排队”领取的形势来看 , 要想同一领域连拿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应该不大可能 。 但如果要给居里夫人两座诺奖 , 或许她可以拿一座和平奖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 居里夫人发明了移动式X照相装置 , 自学并传授放射医学知识与技能 , 还建立了首个法国军事放射中心 。 作为放射医学的先驱 , 对战争和波兰的独立解放做出了杰出贡献 。 尽管为了抬高或贬低居里夫人 , 后人给她编纂了不少故事 , 但她艰苦卓绝的精神仍不失为后人的榜样 。
本文图片
一战中法国军队所使用的居里夫人辐射车 , 被人们称之为“小居里” 。 图源:The Conversation
看不出来两者关系的奖项
1927年的物理学奖颁给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工作 。 一半奖金由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Arthur Compton)得到 , 以表彰“发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效应”——康普顿效应 。 另一半由英国核物理先驱威尔逊(C.R.T. Wilson)得到 , 表彰他“用蒸汽凝聚使带电粒子的径迹成为可见的方法” 。
康普顿散射实验是物理学史上的经典实验之一 , 当X射线或γ射线对电子散射时 , 散射后的射线不仅有原波长的射线 , 还有波长更长的射线的出现 , 而两者的波长差跟散射角度有关 , 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康普顿效应 。 实际上这一现象并不是康普顿最先观察到的 , 早在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伊夫(A. S. Eve)就发现了γ射线有康普顿效应的迹象 , 但是那时γ射线刚被发现 , 根本不知道其本质 。
1919年 , 康普顿来到卡文迪许实验室进行γ射线的研究 , 他以精湛的实验技术测定了γ射线的波长 , 发现散射后的波长变得更长 , 之后也发现了X射线有相同的现象 。 尽管实验做得出色 , 可这种现象的理论解释一直存在困难 , 为此康普顿还提出过一些基于经典物理的模式模型 , 但这些解释都不完美 。
本文图片
康普顿散射模型公式丨图源:hyperphysics.phy-astr.gsu.edu
1922年 , 康普顿只依靠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个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 利用光量子模型 , 推导出了一个相当简单的方程 。 散射后波长变长实际上就是入射光子的部分能量转移到了电子上 。 这种解释直接呈现出了辐射的量子性质 , 首次直接证实了爱因斯坦从光电效应中提出的光量子假说 , 像γ射线这样的电磁辐射也可以被描述为光子 , 光子不仅有能量 , 也有动量 。
在物理学发展历程中 , 光电效应已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 而康普顿效应则更进一步 , 为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和物质波假说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 给量子力学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依据 。 (直至今天仍有许多问题 , 相关内容见《康普顿散射的新进展》)
本文图片
康普顿(Arthur H. Compton , 1892-1962)丨图源:photos.aip.org
稿源:(返朴)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04952N32020.html
标题: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强物理诺奖科普:居里和居里夫人因这人的发现获奖(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