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从上世纪80年代向上追溯一万年 , 农村住房也没有太大变化 , 农民世世代代都是住草房 。 如一句古诗所说的“泥土筑墙茅盖顶”那种 。
我记事的时候是60年代初 , 那时镇上的机关如医院、供销、社铁木社等都是草房 , 只有粮食所的仓库是大瓦房 。 十来岁时第一次去县城 , 县城的街道边上也还有一些草房 。
在草房出生 , 在草房中成长 , 没觉得草房有什么不好 。 也知道瓦房高大上 , 但感觉那离我们很遥远 。 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住上瓦房 。
我七十年代结婚 , 成家后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就是为自己的小家庭盖三家草房 , 分外再盖两间厨房和一个土墙小院 。 这个大约需要200块钱 。 可是当时我连20块钱也没有 。
200块钱主要用于购置木料 , 做屋梁檩条和门窗 。 还有就是请人盖屋管饭的开支 。 盖屋三大摊 , 一摊木料 , 一摊麦草 , 一摊泥土 。 麦草是生产队分的 , 泥土请人运来 。
盖屋的前一年就要把宅基垫高起来 , 保证雨季不漫水 。 经过一到两个夏天的雨水浸泡 , 全部落实了 , 折率一样了 , 就可以盖屋了 。
先打硪 , 十几个人举起几百斤的石硪 , 一下一下把泥土夯实 , 然后就是打墙 。 我们沭河边上一般是夹板墙 , 就是两头用板门站好 , 然后把长木板固定好 , 填上泥土 , 用石榔夯实 , 四块木板一层一层向上翻 。 三间屋墙十几个人一天就可以打好 。
荡湖地 , 土硬 。 夯不实 , 就要用泥土加草 , 和好了 , 一层一层加垒 , 那费事费时 , 不过墙体结实
接下来就是泥墙 , 烂泥加颖子(麦壳)糊到墙上 , 用抹子压光 。 只有泥好墙面 , 那墙体才结实 。
在等待墙头干透之后 , 就可以做屋顶 , 这期间可以请木匠来完成木工活 。
【王哥解说|一个永恒的话题,从住房变化看四十年农村发展】做屋顶比较费事 , 也有点技术性 , 得十几个人干三天 。
这些都是清工活 。 只管饭 , 不付工钱的 。
盖屋挺不容易 , 不但要花钱 , 还要操心劳神 , 而且还有大量重体力活要自己去做 。 古话说 , 对人不睦 , 劝人架屋 。
草房冬暖夏凉 , 十分宜居 , 但面积小 , 采光通风都不是很好 。 最烦的是 , 一两年就要泥一次墙 , 不然雨水冲刷 , 墙体就要损坏 。 谚云:要问什么妻 , 看看身上衣;要问什么郎 , 看看屋上墙 。
过四五年 , 最多七八年就要换一次草 。 屋草腐朽就会漏雨 。
那时每家都有房子住 。 在我的记忆中 , 还没有发现没房子住的人家 。 那时人家孩子多 , 一个农家小院住上三四代七八口人 , 很正常 。 草房很小 , 三间堂屋两间厢房 , 也就四五十平方 。 房子小的 , 面积更少 。 说起来很窄逼 , 但后来知青来插队 , 说城里四五口人住十来平方的房子 , 感觉我们乡下住房就很宽敞了 。
草房还有一个缺点 , 就是老鼠打洞 。 所以那时家家养猫 。
到了70年代末期 , 农村经济好一点 , 有人家买来砖头 , 把四个墙角和屋门镶起来 , 这样更好地保护墙体 , 俗称四屐腿砖包门 。 还有人家把屋顶的草去掉 , 苫上瓦 。 名曰土墙瓦面 。 这在当时算是比较高档的住房了 。
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 , 土墙瓦面的房子 , 虽然省事不用隔几年换草 , 但是冬天冷夏天热 。
分地之后 , 粮食产量一下子上去了 , 农民舍得拿粮食喂猪 , 由原来的一家一头猪 , 发展为一家好几头 , 而且饲养周期缩短 , 由一年养一茬变为一年养两茬 。 集市也可以做小生意了 。 大家手里变得宽裕了 。 于是在80年代中期 , 村上便有人家盖起了小瓦房 。 那时瓦房小 , 三间屋也就五十平方 , 但那毕竟是瓦房 。 造价一般在3000块钱左右 。
稿源:(王哥解说)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029503962020.html
标题:王哥解说|一个永恒的话题,从住房变化看四十年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