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让居民养成自觉的垃圾分类习惯,绝不是一项在短期内就能收到明显成效、实现理想目标的工作 。“绣花”精神无疑是各地推广垃圾分类最有必要给予重视和学习的 。
据《新京报》报道,8月8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满一百天 。截至7月底,北京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1764吨,较5月增长137% 。为引导更多普通居民参与,北京将全面铺开“盯桶战术”,动员七类人员下沉社区参加桶前值守 。
“你们单位、小区实行垃圾分类了吗?”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而各地落实起来,现实困难不少 。于今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相较此前的版本有不少修改,比如,将管理对策前移,注重从源头减少垃圾管理总成本;细化了处罚条款,强制与自觉并举等 。但落实的情况有些层次不齐,有的地方垃圾分类做得不错,尤其是试点社区,“习惯成自然”;有的地方有些眉目,正在积极引导居民开展分类,有些积分奖励、换购措施;有的地方则“原来怎么扔,现在依然怎么扔”,垃圾分类主要由物业和保洁员在做;还有的连垃圾桶都没有配齐……
尽管北京市从1996年起即开展垃圾分类社区试点,调整垃圾分类种类,制定实施相关管理条例,但大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比较“无感”,远未形成自觉和习惯 。
垃圾分类与硬件设施的完善分不开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44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家庭厨余垃圾设计处理能力5750吨/日,餐饮单位厨余垃圾设计处理能力2380吨/日,基本能够满足相应的处理需求 。相比之下,居民个人垃圾分类的自觉和能力,相关基层垃圾分类人员、工具的配置等,已经成了亟需补齐的一块短板 。
从各地垃圾分类实践看,让居民养成自觉的垃圾分类习惯,绝不是一项在短期内就能收到明显成效、实现理想目标的工作 。从相关专家的预测来看,垃圾分类最乐观的预期都是数年才能完成 。此前上海推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时,“绣花”精神屡被提及,尤其是一些做得好的地方和社区——设置垃圾箱房,由小区居民自行协商,做到“一小区一方案”;为满足特殊人群非常规时间投放垃圾的实际需求,在各小区设置了6000多个误时投放点;为提高流动人口的垃圾分类知晓度,向入沪的外地手机用户发送垃圾分类公益提示短信;为让居民丢完垃圾手不脏,设置破袋和洗手装置等 。充分考虑不同小区、不同人群的现实分类困难,充分考虑具体落实中的每一处细节和具体诉求,这种“绣花”精神无疑是各地推广垃圾分类最有必要给予重视和学习的 。
【安徽工人日报|【社评】垃圾分类,必须多下“绣花”功夫】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到不了天边,但一口接一口地吃、一步接一步地走,目标总会达成 。下一步,北京市将全面铺开“盯桶战术”,由专人值守垃圾桶,帮助、指导同时监督居民正确投放,进而倒逼其提前在家做好分类 。再多的口号、宣传、要求,终究要转化为一次次具体、准确的垃圾投放,更多人的身体力行才能推动制度的尽快落实和前进 。“盯桶战术”看似笨办法,却是落实垃圾分类不可或缺的“绣花”精神、务实态度 。只有工作沉下去,才有垃圾分出来,生活美起来 。
在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过程中,还有诸多类似“盯桶”一样的“笨”功夫要下,比如,普及垃圾分类常识,教会更多人垃圾分类的标准,在商品包装上直接标明垃圾所属类别,奖惩结合推进垃圾分类形成常态,等等 。而除了“笨”功夫,一些城市也在不断探索、推动“人防+技防”“智能化垃圾桶”“垃圾箱房身份证”等高科技,精细地管、精准地分,所有功夫和努力,都是为了今后更长期、有效的省工夫、省资源,为了绿水青山,为了社会文明 。
期待社会治理的“绣花”功夫早日结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永续发展的硕果 。
新闻推荐
“铁蹄铮铮”?
这些年来,清宫戏很是走红,五十集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便是其中之一,康熙帝的文治武功,在剧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主题歌《向天...
稿源:(安徽工人日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0Q1T46132020.html
标题:安徽工人日报|【社评】垃圾分类,必须多下“绣花”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