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北京本轮疫情中1岁多的最小患者如何被感染?还原流调全过程( 二 )


对于果果发病前14天的行动轨迹,张先生又还原了一些基础信息:每天中午他都要去新发地给妻子送饭 。因为孩子的奶奶也在外上班,家里没人看孩子,每次送饭时便推着婴儿车带着果果一同前往新发地市场,每日中午吃饭期间停留大约1小时 。直到6月11日即新发地市场牛羊肉综合大楼被管控的前一天,他们还一起去给果果妈妈送过饭 。
“孩子在新发地的时候有没有戴口罩?”刘园继续问 。张先生回答:“孩子年纪小,总是把口罩扯掉 。”
刘园意识到,这样无疑增加了暴露风险 。
北京头条|北京本轮疫情中1岁多的最小患者如何被感染?还原流调全过程
文章图片
刘园在确诊病例家中对购自新发地的食材进行采样(供图/丰台区疾控中心)
孩子哭闹导致调查中断 转从妈妈口中问出关键信息
孩子到底是如何被感染的呢?当刘园准备继续询问孩子在发病前14天有没有去过其他地方时,果果不安地哭闹起来,张先生要哄孩子,调查工作被迫中止 。机智的刘园从张先生处要到了正在集中隔离的果果妈妈刘女士的电话,并拨了过去 。通过初步了解,刘园直觉孩子很有可能是从新发地感染的 。于是,她又详细询问起刘女士的店铺及周围情况 。
经过交流刘园发现,刘女士从15日开始被集中隔离,此前其活动轨迹也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家里和新发地市场两点一线 。不过刘女士在新发地做生意,刘园推测她跟周围商铺的人比较熟络,串门、聊天应该是常有的事儿 。孩子的病毒有没有可能是从其他被确诊的摊主身上传过来的呢?
带着这个疑问,刘园继续发问:“您会带着孩子去隔壁或附近的摊位串门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刘园进一步追问:“您隔壁摊位是卖什么的?”“卖调料的 。”——这几个字瞬间引起刘园的高度警觉,因为就在几天前,她写过一份新发地疫点分析材料,除了重点关注的海鲜水产档口、牛羊肉档口之外,调料区也出现过确诊病例 。
职业敏感性让刘园继续追问:“您知道这个档口有人确诊吗?”“是的 。”从刘女士口中得到了这位确诊的调料摊摊主姓名后,刘园立即在工作群里询问,事实验证了她的猜想——这名摊主在6月13日被确诊 。
在流调过程中,有很多情况对方往往不会主动告知,需要流调员加以引导和提问 。刘园继续刨根问底:“您还知道周围有别人被确诊吗?”这次,刘女士又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她店里的一名雇员在6月17日被诊断为确诊病例 。经过一番排查,刘园发现刘女士密切接触的两人均为确诊病例,再加上新发地市场牛羊肉综合大楼地下一层有不少环境样本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刘园断定果果就是在新发地染上了新冠病毒 。
继续追踪密接者情况 发现奶奶和妈妈都曾有症状
虽然摸清了感染路径,但针对这起病例的调查并未结束 。此时已接近午夜时分,刘园又拨通了果果奶奶王女士的电话,询问其身体状况、近期行程、有无新发地接触史等信息 。交谈中刘园得知,果果奶奶在6月12日曾经出现胃部不适,发热37.5℃,但她没当回事儿直接吃了感冒药,身体好转后便没有就医 。
“有些患者认为自己年富力强,前期出现了轻微的症状没有当回事儿,以为扛一下就过去了 。”在本轮疫情处置中,类似的情况刘园遇到过好几例,因此果果奶奶透露的这个细节又让她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儿:“果果的爸爸妈妈会不会也有过症状却被忽略了?”
进行完果果奶奶的流调,刘园和同事们又分别给张先生和刘女士去电,果然发现刘女士曾经在6月12日出现过头痛症状,体温36.9℃,13日有痰并伴有咽痛症状 。跟果果奶奶一样,当时刘女士也没把这些症状放在心上,自行服药缓解 。
由于果果前14天的行动轨迹还没有调查完,刘园又继续给张先生打电话 。挂了上一个电话紧接着打下一个,信息不全的继续补充完整……刘园已记不清自己一晚上打了多少个电话,只记得从20日晚上9点半到21日凌晨1点,她的手机一直处于忙碌状态 。一边询问一边记录,手边的A4纸空白处越来越少,最后一数足足记满了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