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李雪琴从小就是“好学生” , 思维路径是付出就有收获 , 努力就有希望 , 她面儿薄 , 单纯、理想化 。
大四时 , 李雪琴得了抑郁症 。 她苦苦哀求心理老师 , 不要把病情通报给院长 , 嚎啕大哭 , “几乎跪在地上” 。
她害怕妈妈担心 , 但最后 , 这件事还是被上报了 。
李雪琴很失望 。 这是她第一次找人求救 。
“这不是解决问题 , 是找人看着你 , 你千万不要出事 。 ”
她感觉自己交出的信任 , 被完全辜负了 。
此后 , 她再也不愿意说自己是从那所全国最好的大学毕业的 。
后来出国留学 , 李雪琴加入纽约校友会 。
第一次线下见面 , 她穿高跟鞋 , 画很正式的妆 , 以为人在异乡 , 校友们总会亲得像一家人一样 。
去了才发现 , 来人都是律师、医生、经理人一类的高薪职名流 。
“成年人们”计算得清楚 , 对“人脉”是忙着social , 对纽约大学教育学的李雪琴就只是笑笑 , 没有一个人主动加她微信 。
纽约街头成了很压抑的地方 。
抬头是很高的楼 , 中间的天空只有一条缝 。 脚下踩着的就是流浪汉和垃圾 。 那是一种更深沉的撕裂感 。 于是李雪琴决定回国 。
李雪琴逃离纽约 , 却没能逃离自己 。
她像一颗被催熟的果 。
她太会皮皮实实地活 , 但骨子里又装着对前途的迷茫 , 对世界的困惑 , 对得失的计较 , 对理想的追寻 , 难以面对自己“不能承受”的怯懦 。
她永远自我指摘、自我谴责 。
她不希望自己吃饭的时候被服务 , 倒水夹菜 , 所以自己做服务员时 , 也会下意识抗拒 。
会觉得自己冒犯了人家 。 “接触陌生人时 , 先预设所有人都不喜欢我 。 ”
她永远在反思自己“为什么不快乐” 。
她羡慕火锅店小妹总是乐观开朗 , 相信别人;羡慕车行工作人员的知足常乐与幸福感 。
用快乐消解掉压抑与痛苦 , 是她的条件反射 , 或者说 , 快乐是她武装自己活下去的工具 。
她太清楚自己痛苦 , 就是因为做的事和理想不自洽 。
“我不是靠博取别人一笑而活着的 , 但我是靠博取别人一笑而赚钱的 。 ”
李雪琴红了一点 , 没有代表作 。 她本以为盘活资源 , 就有底气去实现理想了 , 但大多仍是商单 。
或许这就是当代大多数年轻人的痛苦根源:生活的压力推你往前 , 但你心里尚有几滴没燃烧完的热血 。
心里装着宏大的世界和毕生梦想 , 也还是得面对加不完的班和响不停的微信 。
网上曾经有一个调查数据 , 96%的年轻人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 。 他们很多像25岁的李雪琴这样 , 被理想主义和现实拉扯 , 很难不拧巴 , 很难快乐 。
但正如李雪琴最喜欢的电影《美丽心灵》所言 , “美丽在心 , 生活在手 , 很多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 ”
痛苦是生活的盐粒 , 学会用它做菜需要很久 , 好处是可以熟能生巧 。
或许 , 永远差一点儿撞线才是真正的人生 。
李雪琴曾在《送一百个女孩回家》的节目上 , 给十年后的自己 , 也就是34岁的李雪琴写了一封信:
“希望34岁的你 , 依然坚持做自己;希望三十四岁的你 , 知道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
希望34岁的你 , 对我今天所烦恼和忧虑的一切感到云淡风轻 。
希望你快乐 。 ”
别人都在因为你而感到快乐 , 李雪琴 , 我们也真诚地希望你快乐 , 不管是现在的你 , 还是未来的你 。
是的 , 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像她一样在理想和现实中拉扯的年轻人 , 拥有快乐 。
因为你们值得 。
稿源:(妇女之友Mr马)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092Y451142020.html
标题:妇女之友Mr马|李雪琴,他们都祝你赚大钱,而我只祝你快乐(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