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 目前中国大约有1000 万房颤患者 。 9月11日CHC2020房颤专题 , 组委会特意邀请国内房颤外科治疗专家分别对合并性房颤和单纯性房颤治疗进行了发言和讨论 。
合并性房颤外科治疗部分 , 由湘雅二医院刘立明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郑哲教授主持 。 北部战区总医院王辉山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最新的指南解读 , 从房颤的定义、机制、临床转归和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及疗效多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讲解 。
北京安贞医院张海波教授分享了该院心脏外科团队十余年来在房颤外科治疗的不断探索和宝贵经验 , 包括双极射频消融结果更优于单极射频消融 , 强调二尖瓣峡部、三尖瓣峡部消融的重要性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王水云教授介绍了一组珍贵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房颤外科治疗队列的随访结果 , 通过经典的迷宫Ⅳ手术治疗 , 接近 2年随访窦性心律维持率达到77% , 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难治性|【CHC2020】内外科复合消融技术治疗难治性房颤有前景】在随后的讨论中 , 参会专家认为相比内科介入消融治疗房颤的年增长率 , 外科治疗房颤的比例明显更低 , 外科医生在治疗房颤任重道远 , 应该采取更积极和严谨的态度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郑哲和高歌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嵘教授强调了房颤外科治疗规范化培训和操作、疗效评估路径的重要性 , 同时提出右房消融的线路和意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梅举教授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王立清教授的主持下 , 四位专家对单纯性房颤外科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
首先 , 郑哲教授介绍了一项极富创新性的研究结果 , 通过心脏增强CT 评估显示12.6%的窦房结动脉在房颤心外膜消融时会发生损伤 , 尽管如此 , 小样本的数据显示窦房结动脉损伤并未导致术后1年随访时窦房结功能障碍 , 首次为窦房结动脉损伤并不是房颤外科治疗术后安装永久起搏器的原因提供了数据支持 。
广东省人民医院郭惠明教授通过总结国内外的文献报道以及结合本中心的数据和经验 , 肯定目前胸腔镜微创治疗单纯性房颤的重大意义 , 同时指出了目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 譬如消融路径不统一 , 复合消融作为新技术临床路径未统一和远期的临床结果有待继续随访 。
其次 , 梅举教授分享了采用梅氏迷宫手术治疗单纯性房颤的单中心大样本队列的结果 , 随访4 年显示阵发性房颤结果明显优于持续性和长程持续性房颤 , 同时强调了微创外科消融肺静脉隔离的确切疗效和左心耳切除对于随访中脑卒中免除的重要意义 。
最后 , 江苏省人民医院邵永丰教授分享了该中心内外科分期复合消融治疗单纯性房颤的经验 , 指出介入消融改善胸腔镜微创外科治疗房颤结果的重要性 。
随后的讨论中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姚焰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过常发教授认为 , 尽管单纯的介入消融或胸腔镜外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 但对于左房明显增大的难治性持续性房颤疗效均有待提高 , 内外科复合消融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 , 结合两种技术的各自优点 , 将更多应用于难治性房颤的治疗 。 内外科医生组成的心律失常团队有信心突破目前难治性房颤的疗效瓶颈 。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 一生 也只能见到 一次
“阜外说心脏”入选 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 , 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 , 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 , 卫健委宣传司评选 , “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
每天一个微视频 , 助您心血管健康 。
稿源:(中国循环杂志)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0914924G22020.html
标题:难治性|【CHC2020】内外科复合消融技术治疗难治性房颤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