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例如 , 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临床医生被问及本次疫情爆发发到底引发了哪些临床伦理问题时 , 即便手边有几本医学伦理学的书籍作为参考 , 也并不见得能作出满意的回答 。
事实上 , 准确识别并全面描述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过程中的同情用药、试验性用药、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重症医疗资源优先分配等方面存在的伦理问题的表现、特点、诱因和影响等并非易事;同样 , 简单照搬尊重人、有利、不伤害和公正等伦理原则亦不能解决此类问题 。
因此 , 临床伦理学并非“伦理学原理和方法”与“临床诊疗中的伦理问题”的简单相加 , 而是要求临床医生和人文学者竭尽全力开辟新道路 , 在解决实际伦理难题时 , 还要充分发挥道德想象力和临床决策能力 。
从更为宽泛的视角看 , 正是为了避免简单套用伦理学理论 , 国际学术界逐渐用“实践伦理学(practical ethics)”取代传统的“应用伦理学(applied ethics)” 。
在我国 , 临床伦理学研究往往被包裹在医学伦理学的综合性论述或分散在临床科室的道德实践之中 。
笔者通过分析30年来《中国医学伦理学》刊登的临床伦理类论文发现 , 仅有13.4%的论文专门讨论具体临床医学中的伦理问题[5] 。
即便如此 , 这些针对不同科室临床伦理问题的讨论也并不全面、深入 。 临床医生参与度偏低 , 对临床伦理决策有参考价值的论文偏少 。 此外 , 尽管我国医学伦理学教材和专著颇丰 , 但似乎尚无一本公认的临床伦理学专著 。 实际上 , 学术界及各大学术平台均较少采用“临床伦理”这一术语 。
百度百科词条的创建和点击频次反映了某一学科在学术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关注度和传播效率 ,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学术影响力 。
创建于2012年的“医学伦理学”点击量多达27.1万次 , 编辑次数也有47次 。 类似地 , 与医学伦理学相关的“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分别有63.9万次和19.4万次的点击量;而与临床伦理学更为密切的“知情同意”和“以病人为中心”仅有6.5万次和4.3万次的点击量 。
更为遗憾的是 , “患者自主性”“医患共同决策”“患病需求”“患者期望”“生命尊严”等临床伦理核心概念尚未出现在百度词条中 。 笔者于2016年2月创建了百度百科词条“临床伦理学” , 至今点击量不足4000次 , 网络关注度较低 。
相较而言 , 欧美国家的临床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相对较好 。 国际影响力较大并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临床伦理议题的论著主要有3本:
Beauchamp和Childress合著的《生命医学伦理原则》、Jonsen等的《临床伦理学:临床医学中伦理决策方法》以及Emanuel等的《临床研究伦理学》 。
这3本书分别提出了著名的生命伦理四原则(尊重人、有利、不伤害和公正)、临床伦理中的四主题理论(four box)和临床研究应遵循的8个伦理原则[6] 。
这些生命伦理学家提出的伦理原则之间亦有其关联性 。 生命伦理原则具有一般指导意义 , 而临床伦理四主题理论和临床研究8个伦理原则分别适用于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 。 遗憾的是 , 欧美伦理学仅注重伦理原则和解决临床实践及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 并未注重临床伦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因此 , 严格意义上讲 , 中外学术界尚未构建出一门公认的有独立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和概念体系的临床伦理学体系[7] 。
那么 , 如何推进临床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呢?
纵向看 , 首先应识别临床伦理问题的内涵、特点、成因;探寻临床伦理学理论基础;提出基于伦理原则的伦理分析框架 , 进而构建临床伦理学科体系 。
例如 , Kong[8]就从一名临床医生视角探讨了什么是好的医学伦理学 。
横向看 , 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的诊断、治疗、康复等不同医疗活动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现实的伦理问题 。
临床诊断中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
稿源:(协和医学杂志)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091191YH2020.html
标题:伦理学|临床伦理学:新时代呼唤新作为(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