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白了一头黑发,清了一汪洱海 。
转瞬间已有二十余载,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孔海南始终记着初遇时的惊艳 。这样“一见倾心”的故事发生在他和洱海之间 。
文章图片
孔海南 受访者 供图
治理污水,调整当地农民种植结构,教书育人,他把实验室设在了距离洱海不到200米的农户家里,一年365天200余天常驻水边 。
前不久孔海南70岁生日之际,他捐出了200万元积蓄,联合中国水环境集团、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等共同发起成立了“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虽然他已白发苍苍,但他相信一代代的治水人会守好这片绿水青山 。
文章图片
孔海南 受访者 供图
缘起:一见倾心
“洱海的水深有15米左右,当时的水特别清,一眼看下去很幽深,沉水植物从十米以下的湖底一直长到湖面,形成繁茂的水下森林,延绵十几公里 。”
1988年,孔海南身在日本,作为中国交流研究员进行中日湖泊比较研究 。1996年,洱海出现偶发性藻华,接到消息的孔海南用了近一周的时间赶赴洱海 。没想到到了洱海,藻华已经退去,孔海南见到了至今难忘的洱海胜景 。
2000年,孔海南回国到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授,正值中国的七大重点流域面临大规模污染,水环境日益恶化 。那时的洱海因为农业污染,不堪重负,水质急剧恶化、富营养化,那片水下森林也消失殆尽 。
花费了整整5年,孔海南和同事们将洱海之难层层向中央上报,争取为洱海水质治理立项 。2006年,国务院批示并成立国家水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后简称水专项)治理洱海,“这个项目属于国务院直属项目,足见国家对于治水的决心 。”
文章图片
孔海南?受访者 供图
成功立项后,孔海南带着团队进驻洱海,主攻水质治理技术难题 。当时他尚未预料到此后15年的艰难 。
扎根:从水治技术到禁蒜之难
上海到洱海有多远?距离2700公里远,飞机3个半小时,高铁14个小时 。
而当年,孔海南和他的团队从上海出发,搭乘铁皮小火车到了昆明,走滇缅公路8个半小时到达大理,再从大理开3个多小时才能抵达洱海,往往一趟路都是天不亮出发,天黑后才能抵达 。
克服了路途艰险,实验室的建设依旧难关重重 。
为了最快给水质取样,实验室要建设在离洱海水域200米以内,孔海南在当地协助下,租下一户农户房子,用以改造成实验室 。
在大理治污的第一步,孔海南将土壤净化槽技术带到了洱海边 。这项土壤净化槽湿润技术将污水处理为一级B类水标准排入洱海,一套污水处理系统每天能处理污水250吨 。
然而不久后,孔海南就发现仅靠技术无法解决洱海之难,“水在湖里,问题在岸上”,激增的农业污染依旧威胁着洱海生态 。
经过在当地调研,孔海南发现了“大蒜威胁” 。
文章图片
孔海南(前排左二)
当时国外兴起了食用大蒜精油保健的热潮 。大理紫皮独头大蒜的大蒜精油含量是普通大蒜的5倍,采购价迅速涨到原本收购价的10倍以上,大理洱海流域的大蒜种植面积一下子从原先的占耕地5%以下,上涨到占耕地的90%以上 。
10倍收益背后却是10倍污染 。大量肥料和农药残留在了农田,一下大雨全都随着径流排到洱海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洱海开始爆发藻华 。很快,湖水从接近可直接饮用的国家地表水标准二类迅速下降,湖边白族村民都能闻到从洱海上随风飘来的臭味 。
要改变高污染的种植结构,又要考虑到当地村民的生计 。孔海南带领团队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对于流域河流,团队在流域构建湿地,并且在湿地中通过设计生态“迷宫”,增加流域水在湿地过滤的面积与时间,使得最终流入洱海的水质得到提升,而湿地中种植的水培经济植物,又可替代大蒜成为农民收入来源之一 。
稿源:(澎湃新闻)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091191WE2020.html
标题:澎湃新闻|上海老教授守护洱海二十年 这里的水变清了他的头发变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