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经典的电影台词和画面,往往有穿透人心的神奇效果,观影也因此成为人们热爱的娱乐活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电影市场受到严重冲击 。为了帮助影院撑过难关,千万元“京影券”近期发放,鼓励市民走进久违的影院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是如何做到自诞生至今持续受到万众追捧的呢?
1.由一场赌局引发的光影革命
万物最有趣的往往是起源 。1872年,一场赌局拉开了电影史的序幕 。在一次酒局上,加州州长利兰·斯坦福认为赛马狂奔时四蹄是同时离地的,政敌们嘲笑他的想法愚蠢荒谬,斯坦福下注25000美元,请来旧金山摄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验证他的说法 。幕布里奇接下工作,将一排相机架于跑马道旁边,用电磁快门捕捉一连串骑马者越过低栏的照片 。这组照片证明了马在飞奔时的确四蹄离地,让斯坦福赢得了赌注,也让巴黎画家梅松尼尔着了迷 。
梅松尼尔将这些照片做成剪影,置入一个转盘内,在剪影后面打光,在转盘前面安装一个不透明的圆盘,等距留下缝槽,这个有缝槽的圆盘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转动时因“视觉暂留”而使人留下持续的活动印象 。由于眼睛存在视觉惰性,光象一旦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将会对这个光象的感觉维持一个有限的时间,这种生理现象叫做视觉暂留 。对于中等亮度的光刺激,视觉暂留时间约为0.1至0.4秒,借此可以创造连续的幻觉,这正是电影等视觉媒体形成和传播的根据 。
电影的出现依赖于摄影技术的革新,尤其美国传奇企业家乔治·伊士曼(柯达公司创始人)在感光胶片领域的一系列成果 。1878年,伊士曼发明了一种涂有一层干明胶的胶片,而在此之前,感光底片都是湿片 。湿片片基涂了乳剂之后,必须趁其未干立刻曝光和冲洗,而干片则在什么时候曝光和冲洗都可以 。1886年,伊士曼又研制出卷式感光胶卷,即“伊士曼胶卷”,结束了用湿漉漉的、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历史,使摄影日益成为一件轻松简便的事情 。
光学的发展推动了早期放映机的问世——一种播放幻灯片的简单装置 。梅松尼尔制作幻灯片的新闻传到了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的耳朵里,爱迪生利用伊士曼新发明的感光胶片,制作了最原始的电影放映机,类似中国古代的走马灯 。爱迪生将胶片缠绕在一连串活动卷轴上造成一个循环,影像通过一块天然的可以聚焦的放大镜投射在观众可以通过其看到影片的窥视镜上,转动的快门夹在灯和放大镜之间,提供“视觉暂留”印象 。1891年8月,爱迪生获得“活动电影放映机”专利,并且迅速将放映机投入商用,观众每投一分钱可在透镜前观看连续活动影像转动一圈 。美国商人拉夫购买了大量爱迪生“活动电影放映机”,并于1894年在百老汇1155号开了第一家电影院,门票25美分 。但习惯了歌剧院的观众认为电影院是粗鄙不堪的地方,直到20年后,法律仍规定电影院不得设在离教堂200尺范围内 。
爱迪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一经面世便受到社会极大关注,很多发明爱好者将精力投入电影放映机改良之中 。例如爱迪生的放映装置因转速不一,常常造成胶片撕裂,为了延长电影放映时间,莱瑟姆在影片片门上下留下一些胶片松弛部段,这样就避免因拉扯影片而造成的胶片断裂 。又如爱迪生的助手迪克森为了逃避爱迪生的专利统治,发明了全新的放映装置,每格画面被印在单独的纸板上,一连串安装于一个轮子上,当手柄转动轮子时影像便转动起来 。这样一种依靠翻页制造活动影像的装置,是所有现代电影放映机的雏形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爱迪生的发明漂洋过海,让法国化学家卢米埃尔兄弟着迷不已,爱好摄影的兄弟俩开始废寝忘食地开发自己的电影放映机 。在研制放映机时,卢米埃尔兄弟从缝纫机中得到了启示,采用抓片爪抓胶片,以两个扇形瓣组成圆盘遮片装置,巧妙地解决了胶片间歇通过片门的问题 。他们还设计了每秒钟16个画格的放映速度,解决了放映画面的清晰度问题 。这样,法国本土的“活动电影机”就宣告诞生了 。
稿源:(北京日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09119192312020.html
标题:爱迪生|电影: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