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采访人员 刘广超 通讯员 赵明奇
“未来 , 我准备以现在的公司为基础扩大生产规模 , 健全产业链 , 建成工业园区 , 带领更多乡亲致富!”9月9日 , 在漯河市舞阳县章化镇魏楼村 , 向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采访人员提及今后的发展规划 , 漯河市益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晓辉的话语中透露出十足的信心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京打拼17年 , 返乡创业】
9月9日中午11时许 , 采访人员来到位于漯河、许昌、平顶山三市交界处的舞阳县魏楼村 , 漯河市益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位于该村边界处 , 公司紧挨着庄稼地 , 由原先的一所乡村学校改建而来 , 是一家专业以电路板加工生产、组装、销售、研发的科技企业 。
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整洁明亮的车间内 , 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工作着 , 他们在一块块绿色的电路板上进行焊接、贴片等工作 。除普通工人外 , 车间内还有两条精密的机器 , 由工程师编程操作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该公司的创办人 , 正是36岁的魏楼村村民朱晓辉 , 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返乡创业之星” 。“2000年初中毕业后 , 我就去了北京 , 最开始是在一家音箱厂当保安 , 后来进车间成了一名工人 。”朱晓辉对采访人员说 , 2007年时 , 他又进了一家电子加工厂 , 先学了基本的焊接 , 从普通工人干起 , 一路成长为整个工厂的生产负责人 , 熟悉了电路板加工以及销售的每个环节 , 这为他以后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2011年 , 朱晓辉与朋友合伙在北京市开办了一家公司 , 先从简单的订单做起 。“在北京创业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 短短几年时间 , 我们的公司就搬了3个地方 。”朱晓辉说 , 他由此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 经过慎重考虑 , 朱晓辉于2017年回到了老家魏楼村 。
【月薪2000元 , 不耽误种庄稼】
在章化镇政府的帮助下 , 朱晓辉在魏楼村建立了漯河市益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就此扎根故乡 , 开始了飞速发展之路 。“老家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 , 剩下的多是妇女 , 平时来工厂上班 , 农忙时还不耽误农活 。”朱晓辉说 , 目前公司共有员工近80人 , 多是周边村镇的农民 , 其中还有10多个贫困户 , 用自己的力量来反哺家乡 。
中午12点钟 , 厂区响起了下班的铃声 , 工人们鱼贯从车间走出 , 开始在餐厅就餐 , 中午是两个菜配米饭 。“普通工人的月均工资在2000元以上 , 并且管饭 。”朱晓辉告诉采访人员 , 除此以外 , 他还吸纳了一批技术人才来这里就业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河报漯河新闻|舞阳县"返乡创业之星",带领村民致富,年销1200万无止境】“有些电路板的零部件非常小 , 人工操作不精准 , 需要机器来进行贴片等操作 , 所以要有人来编程操控机器 。”朱晓辉说 , 他从河南汝州以及天津等地 , 招揽了一批工程师 , 月薪都在万元以上 。
据了解 , 益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漯河、许昌、北京等多地市 , 为了保证运输效率及质量 , 公司配有货车 , “就算是北京下的订单 , 我们也能实现‘当日下单 , 隔日送达’ 。”朱晓辉说 。
【年销1200万无止境 , 蓄势待发】
据朱晓辉介绍 , 该公司2019年创收达1200万 , 今年受疫情影响 , 订单较往年削减了不少 , 预计能达1000万元 。但创办一家公司 , 远远不是朱晓辉的目标 , 在他眼中 , 已规划好了未来的发展之路 。
稿源:(大河报漯河新闻)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091091C432020.html
标题:大河报漯河新闻|舞阳县"返乡创业之星",带领村民致富,年销1200万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