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梧桐树下的老洋房
历经百年风雨 , 见证时代变迁
无数名家大亨
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生活印记
本周 , 我们将带领大家继续
感受梧桐树下的文化韵味
漫 步 风 貌 区
朱恒清旧居
五原路283号
朱恒清旧居位于五原路283号 。
据朱文琪(朱恒清长女)介绍:1948年朱恒清在五原路283号占地四亩的原意大利俱乐部废墟上盖起了一座马蹄形四层楼房 。 他凭借手中的钢铁 , 竟然投入了600吨作为这个房子的骨架 , 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 。
该建筑南面为主楼 , 西面为厨房大菜间 , 北面为汽车间 。 主楼底楼分东、 中、西三间房 , 之间均有活动移门隔开 ,拉开来俨然是个漂亮的标准舞厅 , 房屋高 , 屋内明亮 。 屋外有一大花园、两个网球场 , 园内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 , 中间植有几棵香樟 , 两旁为瓜子黄杨和冬青 , 看上去十分淡雅 。 1949年元宵节他们全家人搬入 。
20世纪50年代 , 该建筑被作为武警上海市总队摩托车三中队营房 。 1982 年归还原屋主 , 使用至今 。
人物简介
朱恒清
朱恒清 (1902—1986) , 祖籍无锡 , 人称“钢铁大王” 。 1920年到上海当学徒 , 经过多年打拼后在北苏州路开设了自己的“恒馀铁号” 。 1940年 , 朱恒清携手几十家大小铁号 , 成立了茂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随着实力的增加 , 朱恒清买下各小股东手里的股份 , 最后他的股份接近 90% , 成为上海当时最大的私营钢厂老板 。 1955年 , 茂兴钢铁厂成为公私合营企业 。 翌年 , 茂兴钢铁厂等10家企业合并 , 组建成上海第八钢铁厂 。
人物故事
“肉烂了 , 也要烂在汤里”
朱恒清祖辈家境殷实 , 至太平天国时 , 世代居住的无锡荣巷镇朱家巷村子被大火烧毁 , 由此败落 。 朱恒清出生后不久 , 母亲离世 , 由二姑抚养 。 童年时他的祖父离开无锡前往上海打工 , 这或许给年幼的朱恒清留下些许印象 , 他18岁时也走上了到上海谋生的奋斗之路 。
经亲戚介绍 , 他在一家由无锡人开办 , 名为“源椿号”的五金店当学徒 , 学成之后 , 产生自立门户之念 。 他虽目不识丁 , 但自学了足以和洋人打交道的英语会话 。 1930年 , 他自己的五金店“恒馀铁号”开业 ,并逐步扩大规模 , 发展为北苏州路608至620号沿街店面 。 在经营五金店的过程中 , 他越来越感到受制于洋人 , 于是决心创办自己的钢铁厂 。 1940年 , 他联合几十家五金店创立茂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厂址设于长寿路111号 , 事务所位于北苏州路670号 。 钢铁厂以轧铁、生产竹钢为主 , 工人90多人 , 月产量达300余吨 , 向交通部属下津浦、京沪、浙赣等铁路局 , 江苏省工部局以及大型建筑公司、纱厂、五金店等供货 。 朱恒清担任厂长 , 又向诸多小股东收购股份 , 最终他持股接近90% , 成为当时上海最大的私有钢厂厂主 。
朱恒清(后排右二)全家福
朱恒清精明且心细 , “肉烂了 , 也要烂在汤里”是他的口头禅 。 他善于和洋人谈生意 , 往往在餐桌筵席间便做成订购几艘废旧洋轮以拆取钢板的生意 。 但他也有失手的时候:一次向外国公司订一批40英尺长竹节钢时 , 把“forty”说成了“fourteen” , 致使每根钢材短了足足26英尺 , 他急中生智 , 陆续出售给需要短钢材的建筑商 , 补救了纰漏 。 他喜欢购买地皮 , 认为“水淹不掉、火烧不掉” , 购买五原路原意大利俱乐部所在地皮并非以居住为首要目的 , 而是为了以此作抵押申请更多贷款办厂且能出租赚租金 。
稿源:(上观新闻)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09109164642020.html
标题:上观新闻|“钢铁大王”朱恒清的“创业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