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怎样的管理是合理的 , 现在为什么让大家感觉到不合理?
现在企业在优化算法的时候 , 并没有考虑外卖骑手是活生生的人 , 并没有考虑现实城市的环境是复杂的 , 总是在一个理想的状态下进一步优化 , 而且优化的目的不是为了让骑手更安全 , 而是让时间压缩 , 让成本降低 , 效率提升 , 它的目标其实是出现了偏差 。 最后的结果也可以看到 , 对外卖骑手而言产生了很多问题 。
外卖平台该不该借鉴更长时段的评估体系?
这方面的改善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 。 目前很多外卖平台企业没有把外卖骑手当作可以长期合作的伙伴 , 而是非常短视的去看他们 , 包括尽可能降低他们的成本 , 不愿意进行长期考核和奖励 , 所以可能是按每单来 , 这样在每一单的方面都可以降低成本 , 甚至以罚代管 , 这样对他而言是有利的 , 所以他可能不愿意做这样的改进 。 我们期待他以这样的方式来去管理外卖骑手 , 包括让这个行业能够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
外卖骑手对这样不合理的、压迫的状态 , 为什么还能接受?
其实很多外卖骑手都是来自进城务工人员 , 包括有些是从制造业企业转变过来的 , 这个时候他们跟企业地位的悬殊是非常大的 。 平台企业是非常强势的 , 而外卖骑手是供过于求 , 他们是分散的 , 也没有有效组织起来 , 没有自己的代言人和维权的组织 , 这个时候很大程度上是任人宰割的地位 , 对他们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 所以即便他们有自己的不满 , 有时候却没办法发声 , 包括发声之后也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 在这个方面 , 相关的部门包括行业协会、类似的维权组织其实应该能够朝外卖骑手敞开 , 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保障 。
由危机公关转变成真诚的改变 , 有何期待?
本质上是我们期待企业不应该只是把这样一次危机视为一个危机 , 因为我们经常讲危中有机 , 这样一次危机看似是负面新闻 , 对于企业而言恰恰需要利用这样一个危机 , 能够更好对组织对企业进行反思 , 这样一个企业的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 , 企业的使命是什么 , 包括在很多方面能不能给劳动者提供一个有尊严的、安全的、体面的工作 , 而不仅仅是为了逐利 , 为了资本不断增加利润 , 这方面企业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 而不是简单的措辞上的回应 。
有关平台也应该充分的理解 , 我们并不是带着一种恶意去看待这样的事件 , 恰恰我们所有人都是这种业态快速兴起的受益者 , 因此期待各方参与其中都能形成一种共赢的角度 。 企业的确不能危机公关 , 而应该真诚的改变 , 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 希望这次是主动的 。
接下来我们要关心的是过去几年 , 政府的主管部门一直用一种相对宽容的姿态看着新兴业态的发展 , 也知道它存在很多的问题 , 但是怕一打压这个业态就发展得不顺畅了 。 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 , 该管的恐怕还得管 。 如何管得更好呢?
外卖骑手归哪个部门管?这个行当归哪个部门管?
其实现在外卖行业并没有一个主责的部门 , 它涉及到很多相关部门管辖的权限 , 包括邮政、食品安全 , 包括交通、人社这样一些行业 , 但是实际上现在没有明确一个部门是管理外卖的 。
此时监管部门该做什么?
近些年来 , 关于新兴业态的监管都是包容审慎的态度 。 但是可以看到 , 政府部门对外卖行业包容审慎 , 但平台企业对于外卖骑手并不是包容审慎的 , 反而是变本加厉的逐利 , 甚至可以说是压榨的方式来进行管理 。 从这个方面来讲 , 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采取触发式监管 , 也就是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相关的意见 , 就是一旦企业相关的行为触犯了相关的底线的时候 , 政府部门应该出手 , 而且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 出手的时候一定要有效果 。
稿源:(人民日报海外网)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09109163632020.html
标题:人民日报海外网|白岩松评“外卖小哥为抢时间拼命”:坚决反对“多等五分钟”(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