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客户端▲在最后一道防线和“死神”对决,看得心惊!( 二 )


疫情之下 , 目睹过太多撕心裂肺的绝望和生离死别的悲痛 。 吴雄飞说:“病人把生命交到我们手里 , 这种托付和信任 , 让我感到有种力量在推动自己去努力 , 去超越死神、抢夺生命 。 ”
不能放弃的医者使命
韩杰病情的突然恶化 , 也让人猝手不及 。
2月13日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3病区 , 医生发现30多岁的韩杰状态急转直下 , 即使已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 他的血氧饱和度仅能维持在67% 。 呼吸衰竭的韩杰开始丧失意识 , 死亡的威胁再次来临!
千钧一发之际 , 驰援武汉的辽宁医疗队成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丁仁彧紧急评估后决定 , 立刻用上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
体外膜肺氧合(ECMO)俗称“人工肺” , 是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 , 是挽救重症病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
时间以分秒在计算 , 危在旦夕的韩杰已经无法被转运至手术室进行ECMO抢救了 。 眼前只有一条路:在隔离病房就地实施手术 , 搭建ECMO血管通路 。
容不得任何耽误 。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主任周晓阳立刻调拨来ECMO主机 , 护士长夏巍紧急配备好ECMO专用耗材 , 血管外科主任邓宏平迅速穿戴好防护服及手术衣 , 进入隔离病区 。 多学科医护人员瞬间集结 , 只为了抢救这个年轻的生命 。
当时 , 韩杰的心脏功能完好 , 丁仁彧和邓宏平决定使用VV通路的“人工肺”模式 。 这种模式需要在患者两处股静脉建立血液通道 , 将引流和回血管道置入下腔静脉 , 将人体血液从股静脉引出 , 通过膜肺吸收氧 , 排出二氧化碳后 , 在泵的推动下回到另一侧股静脉 , 暂时代替人体自身的肺功能 。
隔离病房里 , 没有手术室的专用刀片、专用灯 。 厚重的防护服让医护人员呼吸困难 , 不一会儿 , 雾气就爬满护目镜 , 视野受到影响 。 不可调高的普通病床 , 以及病人偏胖的体型和位置过深的股动、静脉 , 都让解剖血管变得异常艰难 。
邓宏平在病床前弯腰俯身 , 靠着以往积累的血管手术操作经验 , 凭着手感和触觉“盲操” , 一点点把病人的股动脉和股静脉分离开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 邓宏平和助手始终保持俯身的姿势坚持着 。 一个多小时后 , 病人的ECMO血管通路终于搭建成功 , 生命的通道打通了!此时 , 所有医护人员都已全身湿透 , 护目镜上沾满雾气和汗水 , 甚至连鞋里都被汗水浸透了 。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在最后一道防线和“死神”对决,看得心惊!
文章图片
医护人员在隔离病房就地实施手术 , 搭建ECMO血管通路 。 /院方供图
韩杰的氧合情况随即好转 , 血氧饱和度提升到95%以上 , 他被医生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 这艰难的一关 , 终于闯过来了 。
作为重症治疗方面的一种技术 , ECMO并不是针对新冠肺炎的 。 但由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常常出现严重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等危急状况 , 符合ECMO的适应症 , 因而成为了挡在死神与病人间的防护线 。
回忆起当天“盲穿”大血管 , 邓宏平仍心有余悸:危重症病人的病情都很危急 , 一刻都不能耽误 。 只要有任何希望 , 我们都不能放弃 , 这是一个医者的使命 。
不敢忘却的重生之恩
作为31名从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痊愈出院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之一 , 47岁的刘刚显然是最激动的一个 。 得知可以出院的消息 , 他在前一天早上花了一个小时 , 用三页纸手写下了一封感谢信 。
“我在临界点的时候 , 差一点就完了 。 ”刘刚描述自己2月5日刚入院时候的状态 , “连站都站不起来 , 从床上起来上厕所就呼吸困难 , 先是一直持续高烧39.5度 , 后来就连续咳嗽三天 , 早上起床咳嗽能见到血丝 。 ”
在协和西院 , 刘刚得到了张建初医生团队的精心治疗 。 三天后 , 他病情开始得到控制 , 稳定下来 , 身体逐渐恢复 。 刘刚不停地重复着医护人员对他照顾:“他们真的是把饭菜送到我嘴边 , 不怕脏不怕累 , 每天都在鼓励我 , 给我打气 , 没有他们我根本不可能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