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曾经推崇宇宙大爆炸说、被尊为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科学家的霍金 , 在其《大设计TheGrandDesign》之中 , 不仅提出了否定宇宙大爆炸说的“在宇宙的开端并没有奇点”的论断 , 而且断言:“人类现有的世界观 , 不足以理解宇宙 。 ”
文章图片
作为身处高端文明时代的科学家 , 霍金既有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宏观世界的宇宙 , 又有电子显微镜可以研究微观世界的夸克 , 还有传承几千年下来的人类文明所积累起来的所有文明成果的支持 , 在研究宇宙起源的问题上尚彻底失败了 , 说身处矇昧时代的伏羲在7000年前就可以认识到了宇宙起源的奥妙 , 了悟了自然力的运作规律 , 是不是玄乎的令人难以置信?!
按照众多先秦古籍的记载 , 在7000多年前的上古时期 , 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 , 以一拟太极 , 创造了先天八卦 , 将华夏族群从矇昧时代带入了文明时代 。 上古时期尚处于新石器及农耕文明的早期阶段 , 既没有城市的形成 , 又没有文字 , 从物质层为的角度来看 , 怎么也达不到文明的标准 , 为什么要说开启中华人文的伏羲已经揭示了宇宙起源的奥妙呢?
因为:文明的灵魂在文化 , 而非物质 , 文化是本 , 物质是末;文化的核心在哲学 , 而非艺术 , 哲学是里 , 艺术是表;哲学的终极在本原 , 而非秩序 , 本原是体 , 秩序是用 。 而由伏羲创立的太极图和伏羲八卦 , 虽然属于无字天书 , 但却揭示了宇宙之奥、生命实相和人事要害 , 关键就在于我们要会解读伏羲的太极图和先天八卦 。
文章图片
太极图实质上是宇宙本原元气的运行示意图 。 万物皆太极 , 大到宏观宇宙 , 小到微观粒子 , 其内部均有两种相对的力量在共存、互动和交感 , 只不过元气是一种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的存在物 , 人们用研究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形而下的存在物的科学手段是无法看到的 。
太极和八卦之中都有阴阳 , 阴阳是宇宙的精神本原 , 元气是宇宙的物质本原 , 阴阳依托于元气、由元气来承载才得以存在 。 宇宙本原既不是物质 , 又不是精神 , 而是物质与精神合二为一、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共存物 。
那么 , 有没有考古学证据证明伏羲在7000年前创立了太极图和先天八卦呢?有 。 民国期间 , 在甘肃永靖县出土了一个距今6500年的双耳彩陶壶之上的墨韵双龙古太极图 , 现收藏于瑞典远东博物馆的 。 太极图是中国第一图 。
文章图片
现藏于瑞典远东博物馆的6500年前的双耳彩陶壶
伏羲八卦为三爻单卦 , 1973年在江苏省海安市青墩遗址出土的刻画有8个六爻重卦 , 经碳14测定和树轮校正 , 距今约6500年 。 还有一些考古证据这里不一一列举 , 而这些铁证足以证明伏羲在7000年前创立太极图和八卦的传说是可信的 。
文章图片
江苏海青墩遗址出土的麋鹿角
为何身处高端文明时代、拥有无穷资源和力量支持的霍金无法诠释宇宙起源 , 而身处矇昧时代的伏羲却能够穿越时空的无穷障碍、突破人类的思维极限 , 解读出了宇宙之奥呢?伏羲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事实上 , 大道至简 , 有关在什么情况之下 , 成年人会拥有感受自然力系统运作机制的能力 , 老子在《道德经》之中曾有过论述 。
《道德经》第十章曰:“载营魄抱一 , 能无离乎?抟气致柔 , 能婴儿乎?”承载经营着魂魄 , 抱守着元气 , 能让其不离开身体而长存吗?通过专心致志的调息使自己的气机柔和 , 能达到婴儿那种状态吗?老子在这里是在讲感悟道即自然力的法门——调息入定法 。
何谓婴儿状态呢?从西方医学生理科学的角度来看 , 3岁以下婴儿在觉醒状态的优势脑波就是δ波 , 也就是脑电波频率在0.5Hz~4Hz(周/秒) 。 西方生命科学的研究发现 , 如果成年人在觉醒状态的优势脑电波频率达到0.5Hz~4Hz(周/秒)的话 , 是开发人类直觉雷达系统 , 以及超能神密力量的关键 。
文章图片
老子之所以会说“能婴儿乎?”是因为成年人如果能够通过调息法——“抟气致柔”——在觉醒状态用意念来捏聚和调适机体内部的元气 , 使自己的脑电波处在δ波为优势脑波状态的话 , 就等于是识神“致虚极”了 , 识神耗的气变少了 , 这个时候有充沛的元气支持 , 元神就会很灵敏 , 就可以拥有超凡的力量 , 感受到天地大自然元气场气机的变化 。 人的心如果纯如婴儿 , 也是最省元气的状态 。
《道德经》第十六章云:“致虚极 , 守静笃;万物并作 , 吾以其观复 。 ”通过调息法使识神进入虚极 , 笃守入静的状态;就能够感受到宇宙万物的勃勃生机 , 老子就是用这个方法来观察宇宙万物循环往复的变化规律的 。
来源:(神奇威兹班)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gx040c1D102020.html
标题:【神奇威兹班】我们的祖先伏羲早在七千年前就洞悉了宇宙真相,宇宙如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