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论相互宝的倒掉

编辑导语:近日,相互宝宣布将从2022年1月28日起停止运行,消息一出,人们不禁思考:互联网互助平台的现实发展逻辑为何?是什么原因,导致相互宝走向了现在的局面?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对此次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妨来看一下。

商业保险|论相互宝的倒掉
文章插图
互联网互助平台的落幕,是商业模式走不通的必然,纵然宣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实则是在没有有效监管下的“黑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段出自法国十九世纪作家大仲马《三个火枪手》作品中的一句话,很好概括了互帮互助的精神。
可以说,互帮互助的精神始终贯穿在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行为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带有互帮互助这种精神的商业模式也随之被开发出来。
其中,相互宝便是典型的代表之一,依托于支付宝强大的流量入口,相互宝自2018年11月上线起,用户数量增长势如破竹,迅速成长为行业新龙头。
作为全球最大的互助社区,根据“一人生病,众人分摊”的理念,相互宝最高用户数超过1亿人,支援了近18万需要帮助的用户。
然而,商业行为,毕竟是以获利为目的,互帮互助形成的商业模式使得上至企业,下至普通百姓全部参与具有商业性质的行为,从其诞生,结局似乎便已注定。
就在近日,大病互助平台相互宝发布公告称将于2022年1月28日停止运行,在上线仅仅3年多便戛然而止。至此包括轻松互助、水滴互助在内互联网大病互助平台陆续关停。

商业保险|论相互宝的倒掉
文章插图
来源:手机支付宝APP内相互宝小程序
素未谋面便可互帮互助?付出回报不对等,受益分先后等等问题随之而来,这种带有乌托邦式浪漫主义的精神注定经受不住商业现实的考验。
一、互联网互助平台的兴起什么是相互宝?相互宝是支付宝上的一项大病互助计划,旨在为加入的成员遭遇重大疾病时,可享有最高30万元的互助金,费用由所有成员分摊。
通常,重大疾病给家庭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先不考虑是否能痊愈,光是高昂的治疗费用就压垮了众多家庭。即使通过治疗出院后,患者的身体状态也很难回到病前,由此带来的收入损失更是难以计量。
为了应对重大疾病的风险,国内社保和商业保险强强联合,打造了成熟的重疾保障方案。
可是,高企的商业险保费令低收入人群望而却步,健全的保障在他们眼里仿佛是高不可攀的。随着重疾的年轻化和普遍化,低保障人群的风险敞口越来越大。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互助平台应运而生。分摊金额低,保额高,如此“完美”的设定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收到大众的追捧。
互联网互助平台倡导“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上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彻底升华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保障初心,亲民合作、共度时艰的理念深入人心,迅速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用户。
2019年底,网络互助成员总规模达到1.5亿,约占总人口的10%。
区别于普通重疾险产品,互联网互助平台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首先是先赔后摊,看到罹患重疾的巨大影响后,互助者更容易产生“以人度己”的代入感和同理心。
而商业保险的保费却暂时看不到去向,在被保人得大病理赔前,心理上很难体会到切实的保障。从人性角度看,互联网互助平台更能引发共鸣。
其次,互联网互助平台大幅削减运营费用,真正做到救助金直达,减少中间商赚差价,这正是普通百姓对商业保险最诟病的一点。
直接表现就是相较于商业保险的高保费,互联网互助平台能做到更低的分摊金额,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然而,随着互助规模的增加,行业性的问题逐渐显露。
本来“去中心化”是互联网互助平台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特色,但是互联网互助平台的最终解释权在于平台,用户别无选择,只能基于“信用”而相信平台。
若是某互联网互助平台停运,互助者在本平台的保障便不可持续,只能在互助平台之间切换;若是互联网互助平台全都关停,那么互助者的未来保障便不复存在。
一个保障产品,本身运营并不具有稳定性,而这与“保障”的初衷也是相违背的。
平台运营初期,互助者以相对健康的年轻人为主时,得大病的概率相对较小,赔付金额相对较少,分摊金额相对较小,模式尚可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