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科普破坏孩子想象力”是伪命题,大胆告诉孩子:月亮上没嫦娥( 二 )
科学思维,能让孩子的想象力达到更高的层次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被广大家长传颂的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文章插图
爱因斯坦的成就摆在那儿,不少家长把这句话奉为金科玉律,甚至在心里产生"保护孩子想象力=保护未来的爱因斯坦",这样的等式。
可我们首先要明白,"想象力"到底是什么?
想象力:指人的思维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现代汉语词典》
正像词典中解释的一样,想象力不是凭空出现的,"天马行空"也要有材料依据。
而这些材料的来源,正是科学思维。
文章插图
有的父母会拿"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毕加索作为想象力的范本,这位艺术大师的画作,充满了瑰丽的想象,那种立体主义绘画至今仍让人着迷。
文章插图
上图为《带花环的玛丽·泰蕾兹·沃尔特》,没有强大的想象力,无法理解画作的内涵,当然更不用说创作出来了。
可是,这些作品,不是凭空飞来的,更不是异想天开。毕加索在成为立体主义大师之前,写实画作已经超凡入圣。
文章插图
有人说想象力是毕加索的油画,充满了不稳定和匪夷所思。
但这些不稳定和匪夷所思,来自于毕加索年轻时,竭尽所能的完善对人像和景物的细腻刻画,最终才达到了返璞归真,随心所动的境界。
这才是想象力之大成,他通过观察和洞悉人物、事物的细节,发现了结构形象的新表达方式,最终形成了他的风格。
换句话说,丰富的想象力,是基于充分的知识积累。
现在再回过头看爱因斯坦说的这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而是因为想象力是知识的进阶内容。
真正能直灌心灵的想象力,往往就是来自这些逻辑严密、思维科学的科学家们。
"科学思维"应该是想象力的翅膀,而不是掣肘。
文章插图
如果说科学家们的案例离我们太远,学生群体的对比同样也能说明问题。
在2013年,由丹麦广播电台和哈尔滨某中学联合举行了一次比赛,从数学、英语、阅读理解、创造能力等方面展开比武。
丹麦人自信满满地认为,"在创造力和想象力上,中国孩子肯定不如我们"。
在他们眼里,中国学生应该都是"书呆子",缺乏想象力,除了做题什么都不会。
文章插图
但事实上呢?
中国学生以总比分4比1的悬殊差距赢得了比赛,在创造力比拼上,依然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比拼创造力环节,有一题是在一对"C"上作画,比谁更有想象力。
文章插图
中国学生的作品普遍层次更丰富、内涵更深刻,常常让人觉得耳目一新;而丹麦学生大多数只是画的蝴蝶或更简单的线条。
文章插图
结果出来后,丹麦人不得不承认,即便是创新能力,中国学生也比丹麦学生好。
文章插图
由此可见,科学思维不仅不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相反还是搭建更高层次想象空间的基石。
什么是"科学思维"?无论是科学家们,还是优秀的学生,他们在知识储备和想象力等各方面所展现出来的优势,都是源于"科学思维"。
我们所知的科学家,有怎样的品质?他们拥有极强的逻辑思维和探索欲望,一生都在追寻"为什么"。
文章插图
正是这种追寻事物本质的能力,才让飞机飞上天空,让火箭冲出云霄。这些才是想象力最强烈的表达,所以想要让孩子拥有想象力,不是把他们和嫦娥一起禁锢在月亮上,而是让他们去求真,探索。
听起来好像很玄幻?可"科学思维"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和企及的东西,其实就是一种索事物本质的"思考方法"。
具体的表现为:
· 勇于问为什么
· 试着做一下猜想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形成总结和归纳的好习惯
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它分4个阶段来理解:提问、假设、尝试以及反思。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羊水|子宫黑漆漆,胎儿会无聊吗?这些“游戏”玩得可溜了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弓立芳|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要“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 meg吃鱼的这些讲究,您知道吗?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萌娃|“保镖奶爸”送娃上幼儿园火了,气场,步伐没谁了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
- 怀孕|3次胎停后...39岁的她能圆梦吗?
- 医生|让宝妈提心吊胆的“上环”,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可能会有点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