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失序”的自卫战


喜马拉雅“失序”的自卫战文章插图
投稿来源:安树
城里的人想出去 , 城外的人想进来 。
最近 , 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 , 经营范围新增从事语言能力培训的营利性民办培训服务机构 , 非学历文化知识辅导 , 体育指导 , 科技指导 , 文化艺术辅导等 。
小雅音箱、AI耳机、喜马拉雅大学、语言培训、付费、会员捆绑、造物节············作为音频赛道的头部玩家 , 喜马拉雅的护城河之战逐渐形成矩阵 。
虽说耳朵经济的故事讲起来十分动听 , 但实则大小玩家都是在艰难前行 。 一方面 , 喜马拉雅、荔枝、蜻蜓等传统玩家始终囿于营收发力、版权纠纷不断、获客成本上行等问题 , 尚未有打破僵局的行动 , 而是不断发力自卫战;但另一方面 , 阅文、腾讯、字节跳动等流量巨头、版权巨头的加入向该赛道注入了更多的变数 。
内外交困背景下 , 市场关注的是知识付费下半场 , 喜马拉雅将何去何从?
可探的一个盈利契机
从知识付费转换身份到教育玩家 , 语言培训的生意 , 喜马拉雅做的来吗?
【喜马拉雅“失序”的自卫战】囿于音频本身的属性限制 , 单纯靠听很难实现深度教学 , 叠加与传统做教育的逻辑不同 , 对于喜马拉雅而言 , 重点不在于培训的效果 , 而是课程的多样化 , 这倾向于一种多元化的“学习超市”的打法 , UGC出身的喜马拉雅如何保质保量的布局这一多元化的棋盘还有待考量 。
那么 , 喜马拉雅为什么还要做语言培训?
首先 , 赚钱 。 在线音频玩家财务数据尴尬的故事可谓是众所周知了 , 而自卫战打了这么久也未见起色 , 那么 , 赚钱求生实为无奈之举 。 教培市场的盈利故事可谓是多元开花 , 喜马拉雅无疑是盯上了其中“钱”机 , 以6亿用户为基底 , 从其中撕开一条裂缝寻求生机不是没有可能 。
其次 , 一直以来 , 语言类内容都是喜马拉雅的大头 , 从此切入也是贴合自身情况 。 一方面 , 由上而下的语言类培训能够为自身培养更多的优质主播 , 即可以实现平台从UGC向PGC的过渡 , 优化主播结构 , 也可以避免头部主播的流失;另一方面 , 平台自身可以根据内容矩阵需求 , 精准孵化主播类别 , 终结UGC时代的野蛮生长 。
再者 , 布局语言、文史教育市场 。 听起来有点蛇吞象的意味 , 但这两年 , 喜马拉雅确实是在教育市场花了不少功夫 , 投资在线语文教育平台“云舒写”、联合学而思布局大语文领域、上线喜马拉雅儿童APP , 聚焦亲子儿童和外语教培两个领域 。
做音频与做教育本就是完全不同的生长逻辑 , 而喜马拉雅最初也是寻求与第三方的合作 , 进而现在开始转向自研业务 , 最典型的就是成立奇妙英语团队 , 自己设计课程大纲 , 其中挑战不言而喻 。
必须要说 , 教育赛道竞争本就激烈 , 音频平台转瞬即逝的学习特性更显鸡肋 , 这条路很容易走进吃力不讨好的死角 , 但喜马拉雅确实没得选 。
进击与围猎
喜马拉雅动作频繁 , 看来是感知到音频赛道的战事即将来临了 。
知识付费风口带来的付费模式 , 成为喜马拉雅重要的营收来源 。 目前喜马拉雅形成了广告、内容付费、直播和会员四驾马车齐驱并进的商业模式 , 但矛盾的是 , 喜马拉雅上近95%的内容都是免费的 , 仅5%的内容需要付费 。
无疑 , 仅仅5%的内容很难撑起整个喜马拉雅的未来 。
而转向语言培训的本质是扶持PGC , 原因要从喜马拉雅最近遇到的问题来看 , 一方面 , UGC内容参差不齐 , 版权纠纷不断拖累整体营收 , 喜马拉雅一直在寻找一个重塑整个内容市场秩序的机会;另一方面 , 付费时代 , 喜马拉雅要做的是将5%的付费人员不断向外延展 , 而UGC内容远不如PGC内容增收效益好 , 不得不战略性的接受调整 。
但调整之后 , 造成的是平台对付费节目和独家主播资源倾向过大 , 中腰部以下的主播们收入分成不合理 , 推荐机制更是失去保障 , 进而流失了大量主播 。
进军培训市场 , 并不是喜马拉雅的唯一尝试 , 从小雅音箱、车载声音盒子随身听到刚刚面世的AI耳机 , 其在硬件产品端的布局也未曾停歇 。
12月16日 , 喜马拉雅正式推出专为用户打造的首款AI听书耳机——小雅AI真无线耳机 。 又是跨界打法 , AI耳机生意恐更多是流于概念玩法 。 事实是 , 强工具属性的硬件产品护城河太低 , 在眼花缭乱的市场中几乎无立足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