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刘玉书: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将是未来创新力量的起点和支点
编者按: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十三五”圆满收官在即,壮阔“十四五”即将起航。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对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国将如何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事关14亿中国人民,也同样牵动着世界目光。央视网年终特别策划《奋进“十四五”·深解“关键词”》,以小见大,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大局观。
央视网消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被列为未来五年十二项重要领域工作的首位。
文章插图
【专家介绍】
刘玉书,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
央视网采访人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意味着什么?
刘玉书:“十四五”将创新能力作为未来发展首要要求,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第一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我国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远见和务实精准的改革决心。创新需要自我革命的勇气,需要承受转型升级的阵痛,没有坚强的领导和强大的战略定力是难以做到的,这也是我们国家制度优势最直接的体现。
央视网采访人员: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战略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刘玉书:未来五年,是我国提出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围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而这也正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生产要素是创新的“土壤”,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数据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数据要素将会在未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 数字|刘玉书: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将是未来创新力量的起点和支点】央视网采访人员:数据这一生产要素将如何在创新中发挥作用?
刘玉书:数据资源具有可复制、可共享、无限增长和供给的禀赋,打破了传统要素有限供给对增长的制约,但另一方面,数据资源也具有容易形成垄断、平台闭环等阻碍创新发展的问题。所以,数据共享是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落实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前提。从新的生产要素角度看,强调创新能力,也充分展现了我国敢于打破数字时代弊病、维持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活力和社会创新动能的决心。
央视网采访人员: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和国际环境发生大逆转的背景下,哪些领域的创新需求将会更加突显?
刘玉书:芯片之战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还比较薄弱,容易受到外部供给端的波动影响。因此在关系到全球未来价值链的人工智能竞争领域,自主创新将会是我国的唯一出路,人工智能的大国角力将难以回避。此外,下一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研发至关重要。这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硬”超车的重要方面,它会随着人工智能创新的发展而增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过去五年,我国在数字中国建设方面经历了大繁荣和大发展。未来五年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即将进入“深水区”。所以,我们还需要考虑建立国家层面的数据融合协同增效机构,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市场化。
央视网采访人员:近年来,全国各地区“智慧城市”、“制造转型”、“数字政府”等展现了鲜明的发展特色,如何看待这种创新态势?
刘玉书:在中央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区的创新活力开始逐步显现。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7.7%,产业数字化增加值占数字经济比重达80.2%。预计未来将会迎来各地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爆发期,而科技创新发展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也将会是未来我国创新力量的起点和支点。
央视网采访人员:“创新”作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并用好它?
刘玉书:自主创新并不是关起门来“闭门造车”,而是需要更全面、更深入的对外开放,这是未来充分用好“创新”这一变量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在科技合作领域一直秉持开放透明的原则。例如,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科研工作,中国一直在主动推动全球的合作,建立全球化有效合作的科学防控体系。未来中国依然会坚持最大化地促进全球化的科技合作,推动国际科技创新。
- 中关村|柳传志在这里被骗、掘金,书写半部科技史的中关村经历了什么?
- 中兴|为数字化转型夯实地基,中兴成为企业转型的最佳拍档
- 华为|华为数字能源安托山基地预计在明年投入使用
- 数字化|“AI即服务”,字节跳动的新“引擎”
- 中国产经新闻|大小融通服务企业数字化 京东企业业务多维度助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跃迁
- 京东|工信部适老化专项行动将满一年 京东手机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 钱包|原来这就是数字人民币,看完终于懂了
- 固态硬盘|电脑键盘洒了半杯水,客户教科书式的解决方式,把我直接看懵了!
- 版权|B站宣布获英格兰足总杯三年数字媒体独家版权
- 华夏小康|百融云创语音技术获多项专利 “百小融”赋能金融机构加速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