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来论|走出孤独的第一步,从拒绝“虚拟恋爱”开始

花钱谈一场半小时的虚拟恋爱,你会愿意吗?今年以来,作为一项有偿情感体验类服务,“虚拟恋爱”服务出现在各类网络平台。商家提供的“虚拟恋人”多由兼职在校大学生组成,可以提供陪伴聊天、一日情侣、陪玩游戏、温柔哄睡、代写作业等服务,费用则根据陪聊时长、服务项目以及陪聊者等级不同来定,每小时在20元至360元不等,包月费用最高可达1万元。
当恋爱这种最重真实、纯美、私密等特质的情感体验,被打上“虚拟”标签,分解为不同等级、明码标价的程式化、公开化“服务项目”,便已注定与那份“最初的美好”不再相干。层层包装褪去,所谓的“虚拟恋爱”,不过一场买来的逢场作戏。入戏愈深,便与真实生活愈发远离。从某种角度讲,这更像是应对情感缺失的饮鸩止渴。
在信息时代的裹挟下,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一代,以众多“90后”“00后”为代表的社群,已然接受并习惯了网络便捷、虚拟、即时反馈等属性,诸如“网络即生活”“游戏即人生”等观念,大有市场。一旦这类虚无主义、消费至上思想,迎面撞上“空巢青年”“孤独患者”这些真实群体,“虚拟恋爱”的市场动力旋即被轻易点燃。“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孤独得像条狗,我和siri成好友。”类似的自嘲段子,回响着相当部分都市年轻人真实生活“画外音”——社交生活贫乏、精神世界孤独、极度渴望慰藉。
或隐约、或急迫的心理生理双重需求下,来自网络彼端“小哥哥”“小姐姐”们和风细雨、善解人意的“精准推送”,令买家获得无比的满足感——现实生活中频繁遭遇孤独、挫败“毒打”而留下的“伤口”,得到及时的温情舔舐。如此刚性需求下,真假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存在才是最紧要的部分。又或者说,正是出于对充满不确定性和孤独感的真实情感生活的刻意回避,才催生出“虚拟恋爱”款款走向台前。
从社会学维度来关照,孤独的背后映射着城市生态、群体心理:城市化发展衍生的“原子化”人际关系,客观上造成了孤独感加深、社会支持感弱化。一个直观表现是,当遭遇职场压力、情感挫折时,出于一些“不得已”因素的矛盾纠葛,很多人习惯了对家人和朋友“不愿说”“不能说”。满腹愁肠无人说,陌生人反倒成了排遣孤独感的“树洞式”倾诉对象。这场以虚假为前提的“恋爱”,也注定只有“虚拟”这唯一归宿。
孤独感产生于社会,还得从社会求解。解决年轻人的“孤独病”,必须回归真实生活、真情实感,而非“虚拟恋爱”这等野蛮生长的“孤独经济”。正视“社会交往欠缺”的症结所在,才是是化解孤独感的良药之引。一方面,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积极探索社会成员心理健康预警和干预机制,形成对年轻人群体心理状况的敏锐感知、及时介入;另一方面,大胆创新、反向借鉴“虚拟恋爱”思路,探索提供公益性情感疏导服务,科学有序引导服务对象走出封闭、孤独。
恋爱|来论|走出孤独的第一步,从拒绝“虚拟恋爱”开始】“虚拟恋人”不过是场付费服务所虚构的“南柯一梦”,一旦钱没到位,便是单身依旧的梦醒时分。作为个体的年轻人,也当摆正心态、勇敢反思:与其自欺欺人、求得片刻安慰,何不打开心门,主动与人交流?走出孤独的第一步,就从拒绝“虚拟恋爱”开始。
作者:李明志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