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天真|《大秦赋》嬴政大忍,“卧榻悬剑”太天真,合理中也有不合理

“小不忍,则乱大谋”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关于“忍”,这两句话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但是,这两句话之于《大秦赋》最新剧情,用在嬴政身上则可以共存。
太天真|《大秦赋》嬴政大忍,“卧榻悬剑”太天真,合理中也有不合理
文章插图
太天真|《大秦赋》嬴政大忍,“卧榻悬剑”太天真,合理中也有不合理】在最新的剧情中,通过嬴虞的报告,嬴政(张鲁一饰)终于发现了母亲赵姬和嫪毐的两个孩子,虽然说这个画面比观众们期待的时间要晚很多,但是它终归是来了。
嬴政看着自己的两个弟弟,本着“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原则,当时忍住了自己的怒火。
但是,嬴政为了提醒嫪毐,硬是突发奇想,做出了“卧榻悬秦王剑”的天真操作。
太天真|《大秦赋》嬴政大忍,“卧榻悬剑”太天真,合理中也有不合理
文章插图
只不过,虽然嬴政半夜搞出了卧榻悬“秦王剑”的操作,但是他还是没有立即处理嫪毐,而是继续等自己正式加冠亲政之后,有了王权,等嫪毐主动叛乱,自己再做处理。
依照《大秦赋》这段剧情想要表达的意思,嬴政的计划是为了坐实嫪毐叛乱,也是为了彻底扳倒吕不韦,所以才来了这么一出,“卧榻悬剑”的操作,刺激嫪毐叛乱。
这段剧情一出,弹幕刷屏,观众哗然。
太天真|《大秦赋》嬴政大忍,“卧榻悬剑”太天真,合理中也有不合理
文章插图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秦王这都能忍,那他是怎么当上的秦始皇?
小编看到这段剧情,一时竟也反应不过来。不断提醒自己,这怕不是嫪毐在做梦吧,直到几分钟之后,剧情丝毫没有嫪毐做梦的迹象,才真正确定,秦王这操作是真的。
难不成嬴政疯了?莫不是编剧为了体现嬴政的暴烈性格,搞出了这么一出?
太天真|《大秦赋》嬴政大忍,“卧榻悬剑”太天真,合理中也有不合理
文章插图
再或者说,嬴政竟然也知晓了“达摩克里斯之剑”的传说,稍作变化之后,就变成了“卧榻悬剑”?这《大秦赋》编剧的操作挺有想象力啊。
冷静下来分析的话,编剧之所以这么操作,也有其合理之处。
太天真|《大秦赋》嬴政大忍,“卧榻悬剑”太天真,合理中也有不合理
文章插图
小编换个立场考虑,《大秦赋》编剧所想表达的是,看到嫪毐和赵姬的事情。嬴政确实在承受着忍耐力的极限,也为了证明他冠绝古今的大才。毕竟完成一统天下的只有他一个人,自然有过人之处,比起他统一天下的大业,这点耻辱他还是可以忍耐。
但是,稍微平复下心情,编剧这合理的逻辑中,也存在着不合理!
太天真|《大秦赋》嬴政大忍,“卧榻悬剑”太天真,合理中也有不合理
文章插图
小编想要说的不合理之处,并不是嫪毐之事和天下一统之间“孰大孰小”的比较,而是秦王为什么非要坚持那个时间点加冠亲政,即便是没有后来嫪毐叛乱的这件事。就当下这个事情而言,早就可以拿下嫪毐,进而处理吕不韦,根本不用等那么久。
太天真|《大秦赋》嬴政大忍,“卧榻悬剑”太天真,合理中也有不合理
文章插图
而且,嬴政已经发现了赵姬和嫪毐的秘密,即便不当时杀了嫪毐,他也完全有理由软禁嫪毐。
要么就别看见,那就啥事都没有。
看见了,啥也不干,竟然放嫪毐归山,然后再行反叛之事。
嬴政这么放掉嫪毐,除了给自己加戏,给嫪毐加戏这点逻辑通顺,其他断然不合理!
太天真|《大秦赋》嬴政大忍,“卧榻悬剑”太天真,合理中也有不合理
文章插图
不吹不黑的说,《大秦赋》编剧的“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逻辑,之于秦王一统天下的前提,可以忍,但是之于本剧在“嫪毐”上所做的改编,观众们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且,不仅仅“卧榻悬剑”不合理,嬴政提前想好的应对之策也不合理。
太天真|《大秦赋》嬴政大忍,“卧榻悬剑”太天真,合理中也有不合理
文章插图
首先,他已经谋划好了应对之策,嫪毐都能提前盖好大印拿到虎符,他为什么不提前筹谋?他虽然尚未亲政,但是也可以偷偷盖,或者提前给骊山大营的蒙武下命令,嫪毐的人过来,直接埋伏好拿下,怎要等着嬴虞先下手?
太天真|《大秦赋》嬴政大忍,“卧榻悬剑”太天真,合理中也有不合理
文章插图
其次,就算扶苏生病了,也不宜远行。那为何不提早给扶苏藏到另外的地点?非要安排冬儿在宫殿里面保护?给自己的儿子徒增风险?最新的预告中,冬儿貌似已经下线,小编现在就为冬儿感到不值,她不是为了保护扶苏而死,而是被强行剧情杀!
太天真|《大秦赋》嬴政大忍,“卧榻悬剑”太天真,合理中也有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