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项目“流标”,5G消息只是运营商自娱自乐?


2亿项目“流标”,5G消息只是运营商自娱自乐?文章插图
接近年底 , 本该宣布全面商用的5G消息却遭遇“冷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起的“2020年5G消息系统(RCS , Rich Communication Suite)建设工程联合集中采购项目”因投标人少于3个 , 无法开标 。 这在处于高饱和竞争时代的通信行业中实属罕见状况 , 5G消息未来堪忧的讨论甚嚣尘上 。 业界开始怀疑 , “消费者一头雾水 , 产业链缺乏热情” , 5G消息是否只是运营商的自娱自乐?
“流标”的背后
今年4月8日 , 三大运营商联合发布《5G消息白皮书》 , 明确了相关业务功能及技术需求 , 提出了对5G消息生态建设的构想 。 由此 , 5G消息业务正式开启了新篇章 , 势态一直向好 。 半年有余 , 5G消息的标准建设、测试验证、应用开发、终端配套等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中 , 三大运营商也于近期频频发力:中移互联网将举办5G消息应用开发大赛 , 参赛者将优先成为中国移动5G消息合作伙伴;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也联合发布了5G消息合作伙伴(CSP)联合招募公告 , 以开拓5G消息业务市场 。
在5G消息发展又进一程之际 , 12月2日 ,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却突然发布“2020年5G消息系统(RCS)建设工程联合集中采购项目变更公告” , 表示“2020年11月20至2020年11月26日 , 本项目发布集中资格预审公告后 , 到提交集中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 , 潜在申请人不足3个 , 招标人将重新组织招标 。 ”
据了解 , 此项目的采购内容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5G消息系统短信模块处理能力共约49.56万条/秒 , 消息模块用户容量共约6000万户 , 虚拟化层软件3000CPU 。 而对于中标人的要求 , 公告中有3点值得注意:申请人近3年(2017年至资格预审申请文件递交截止之日止)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5G消息系统(满足GSMA标准定义的融合通信RCS系统(支持Universal Profile 2.4))的成功商用案例 , 且累计承载消息用户容量不少于3000万户;本投标产品应通过中国信通院组织的5G消息系统专用技术接口入网测试并取得测试合格报告;本投标产品应通过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组织的本项目产品测试 。
那么 , 是否目前5G消息技术、标准等方面仍不成熟 , 产业链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 还远达不到商用要求?
情理之中的结果
在剖析之前 , 其实坊间对于此次5G消息采购流标早已反应不一 。 有专家认为 , “为什么金额如此大的项目 , 项目申请人都不足3人?难道现在通信建设的企业已经这么‘豪横’ , 连2亿元都看不上了?(公告中并没有公布具体的采购金额 , 参考7月中国移动的相关采购内容和金额 , 此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联手采购项目估值2亿元左右 。 )5G消息未来堪忧” 。 也有专家认为 , “5G消息的特点是互联网化的基础电信业务 , 平台建设只是第一步 , 关键在生态的培育 。 ”换句话说就是 , 平台建设只是搭了个台 , 而主演还没有登台 。
实际上 , “流标”的结果可以说是情理之中 , 意料之外 。 早在7月 , 中国移动就发布了2020年至2021年5G消息系统设备集中采购招标公告 , 主要是采用虚拟化方式集中建设5G消息中心及MaaP平台设备 , 采购内容为短信处理能力82.60万条/秒、消息用户容量1亿户、MaaP平台处理能力8.26万条/秒 。 该项目不划分标包 , 华东北、华东南、西南、西北几大区的5G消息系统设备为第一份额 , 华北、东北、华南、华中的划分为第二份额 , 最高投标限价为不含税40510万元人民币 , 而中标人数只有2个 。
由中国移动的采购设置来看 , 此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联手采购5G消息系统设备流标的结局不算意外 。 对此 , 一位中国信通院专家认为 , 这不是技术的事情 , 主要是安全问题 。 当采访人员追问目前5G消息系统专用技术接口入网测试情况如何 , 专家表示目前无法公布 , 但流标应该不是该原因导致 。
运营商人士则认为 , 国企流标很正常 , 因为要求不少 , 原因很多 , 继续组织招标即可 。 他猜测 , 目前国内最大的通信网络平台系统建设厂商主要是中兴通讯和华为两家 , 其他厂商可能是因为未达到招标的基础要求所以未前来应标 。 而国外企业例如爱立信、Google、三星等应该都有涉猎RCS平台 , 但是为何不曾应标 , 原因不得而知 。
有所挑战很正常
从此次流标的舆论来看 , 虽然5G消息是三大运营商“罕见”的联手合作项目 , 具备了互联网业务不断迭代创新的属性 , 有望成为传统通信业务的翻身之作 , 业界众多专家和产业链也一致肯定其未来发展向好 , 但坊间诸如“想象可能永远大于空间”“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商不会买账”“让垃圾短信形式更加丰富”“5G消息不温不火”等看法仍是此起彼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