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二次元饭圈化:文娱产业的必然趋势,观众难以忍受的乌烟瘴气

随着二次元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这个群体成为了“二次元”当中的一员。
“二次元饭圈化”的出现,也是因为ACG爱好者群体和饭圈产生交集的人数越来越多,“饭圈入侵ACG”现象发生后的必然结果。
更重要的是,ACG领域看起来好像与娱乐圈风马牛不相及,但它毕竟也是属于文化娱乐产业的一部分。早些年动漫还属于小圈子的时候人数较少,ACG圈内似乎更加注重一种私密性,因此不会出现现在这样高调张扬的现象。
文娱|二次元饭圈化:文娱产业的必然趋势,观众难以忍受的乌烟瘴气
文章插图
但如今二次元产业发展到现在,庞大的受众群体也因此与一般的文化娱乐产业没有了本质的区别。
而所谓的“饭圈入侵ACG”现象,更贴切的说法是二次元产业终于发展到了饭圈化的这一步。
如此看来,二次元饭圈化是它作为文娱产业必须要经过的一个过程,但这段时间,却成为了观众最难忍受的一段时光。
01饭圈化影子无处不在,动画狂热粉丝不输爱豆狂热粉
前段时间《鬼灭之刃》剧场版上映,因为动画的超高人气,剧场版上映后不久也是取得了极高的票房。
到24号之时,这部剧场版的票房已经超过了259亿,超过了在此之前的《冰雪奇缘》(255亿)、《你的名字》(250.3亿)的记录,正在逼近日本影史票房第二的《泰坦尼克号》(262亿)。
文娱|二次元饭圈化:文娱产业的必然趋势,观众难以忍受的乌烟瘴气
文章插图
虽然之前有过票房即将超过《千与千寻》的说法,但从目前将近60亿的票房差距来看,似乎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即使是现在这个成绩,也足以傲视业内许多动画了。
同时,因为《鬼灭之刃》动画的火爆程度,不仅在日本,甚至在中国都形成了一堵社交壁垒。
“你居然没看过《鬼灭之刃》?”“竟然有人不喜欢看《鬼灭之刃》。”等话语充斥在周围人的社交圈中,进而形成了“不能说鬼灭很无聊、没意思”的舆论环境。不仅是《鬼灭之刃》,其他热门动画同样也是如此。
文娱|二次元饭圈化:文娱产业的必然趋势,观众难以忍受的乌烟瘴气
文章插图
因为大家都在看,所以你不能不去看;因为大家都说好,你说不好你就是审美不对劲,你就是故意吸引大家注意……这种奇怪的环境的始作俑者就是一群狂热的粉丝,而这些狂热的粉丝已经逐渐与饭圈粉丝群体趋同,这便是二次元饭圈化一个最有力的例子。
除此之外,饭圈的常规操作,包括打榜应援等操作也逐渐出现在了这些纸片人身上。《网球王子》中的角色就有专门的数据组为每个角色打榜应援,还有游戏《恋与制作人》当中的四个角色在生日时都有玩家为他们买广告屏进行生日应援活动。
文娱|二次元饭圈化:文娱产业的必然趋势,观众难以忍受的乌烟瘴气
文章插图
饭圈本就是粉丝圈子,粉丝群体的一个简称
,某些明星的粉丝在一起组成一个团体这样就可以被称作一个饭圈。如今纸片人同明星一样被当成偶像追捧,自然可以称作二次元饭圈化。
文娱|二次元饭圈化:文娱产业的必然趋势,观众难以忍受的乌烟瘴气
文章插图
02二次元饭圈化对观众而言利大于弊
其实饭圈的乌烟瘴气被各个圈子的人所诟病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可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几乎大部分圈子都逐渐朝着饭圈化的方向发展,其中二次元的圈子饭圈化是最为明显不过的。
在外人眼里,处在饭圈内的人大多有以下两个特征:无脑、狂热。
无脑表现在无论明星做什么事情都有一群人在底下不知所谓地“啊啊啊啊啊”叫喊着;狂热表现在无论对方的作品质量如何,这些粉丝都愿意给自己的哥哥买单,甚至不惜借钱追星。
文娱|二次元饭圈化:文娱产业的必然趋势,观众难以忍受的乌烟瘴气
文章插图
而这种无脑与狂热的风气也逐渐烧到了二次元领域。
在动画当中,有什么新角色出来的时候总会有一群“啊啊啊啊”的弹幕飘过,极其影响观感;丝毫不管作品本身,对某个角色表现出异常的狂热,如果这个角色在作品当中出场次数较少甚至会攻击作者,要是作品中的其他角色和这个角色发生交集,但凡有些不妥的举动就会被喷。
就像饭圈中的男明星跟另一个女明星谈起了恋爱,那些粉丝们就会对女明星指手画脚指指点点,高声喊着“她配不上我们哥哥”“她算什么东西凭什么跟哥哥在一起”。
文娱|二次元饭圈化:文娱产业的必然趋势,观众难以忍受的乌烟瘴气】就像之前新一厨指责说小兰不要老是和新一捆绑,说小兰这么软弱每次碰上事只知道喊新一根本配不上新一诸如此类的话,就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