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如果庄子世界中的人物有朋友圈,庄子会给谁点赞?( 三 )
文章插图
暂时的亲身证验当然不是至德之境的达成,但正因为有了颜回、南郭子綦这样有短暂证道经验的人的存在,至德者的沉默之境与言说者的文辞世界之间才有了通联的可能。证道的经验一旦进入言说世界,也就成了可能的思想环节。
南郭子綦的“吾丧我”引出了有关天籁的思考和论说。颜回对坐忘的解释当中,已经包含了“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这样有丰富思辨可能的表达。
4
庄子世界中的孔子
如果庄子世界中的人物有朋友圈,那么发朋友圈次数最多的可能就是孔子了。
仅以内七篇为例,以庄子的口吻说出的内容有四则,老聃出现的篇幅只有三则,而孔子相关的内容则有九则。
文章插图
那么庄子世界的孔子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呢?
首先要理解的是,被世人尊为至圣的孔子为什么在庄子的世界中却是“天之戮民”,被“天刑之”?
在《德充符》“踵见仲尼”一章,鲁国有个被砍断了脚趾的人叫叔山无趾,他用脚跟行走去向孔子请教,孔子因其身体残缺而拒绝了他的请求。当孔子听了叔山无趾的回应,邀请叔山无趾讲述他的见闻,叔山无趾却转头走了,认为孔子已经不是他心目中无所不覆、无所不载的至人。而后,老聃问叔山无趾为什么不把道告诉孔子,解其桎梏,叔山无趾说:“天刑之,安可解!”
文章插图
“天刑之”的所指在上下文中其实是非常清楚的,即“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显然,叔山无趾针对的是孔子不能超然于世俗声名的羁绊,而不是指孔子一生的遭际。
对人间世的关切是孔子天然的性分,是孔子的不可奈何。对此,孔子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丘,天之戮民也。”
文章插图
一方面,孔子确实是能够理解至德之境,尽管这些理解是文辞和思辨意义上的;另一方面,孔子又是理解人间世的,他对于各种伦理原则、潜在的危险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所以他发挥了一个沟通根本的、不可言说的“至德之镜”和必须要面对的复杂“人间世”的桥梁的作用,而这个作用至关重要。
5
虚构的朋友圈
那么,庄子在他的玄妙世界里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庄子在“内七篇”有三种出场方式:
第一种是庄子和惠施的对话。
很多人以为惠施是庄子的朋友,这显然是受了外、杂篇中各种故事的影响。外、杂篇总体而言应该是后世学庄者所为,其中关于庄子与惠施的故事,大抵是仿庄子的著作风格杜撰而成的。
庄子与惠施的观点完全是相反的,一般庄子认同什么、反对什么,在与惠施对话的过程中全都非常清楚地说了出来。他们的关系显然不符合庄子对朋友“相视一笑,莫逆于心”的理解。
文章插图
第二种是庄子作为作者的直接陈述。
第三种出场方式是庄子隐身在自己所编故事的人物当中,《大宗师》中有三章出现了庄子的形象,即“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和最后一章“子舆与子桑友”。
在这几章中很明显有庄子隐形的出场,为什么呢?
庄子在《大宗师》中作为作者有这样一段直接的论述: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而同样的语句在“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一章子来的话里又一次出现:
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由于直接的论述是庄子本人的话,而在虚构的对话中也出现了同样的话,可以推知,子祀、子来等人是庄子本人在自己虚构的故事中的形象。
文章插图
而“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一章,与该章关联密切,都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友”。由此可知,子桑户等人也是庄子本人在虚构对话中的投射。最后一章“子舆与子桑友”,也是庄子本人的匿名出场。这几章的关联在于共同的“友”字。
从庄子对朋友的理解看,庄子应该是个彻底孤独的人。他虚构出来的朋友关系,在他本人的生活世界并不存在。
- 芯片|功率半导体有多紧俏?博世亲自下场生产碳化硅芯片,目标产能上亿颗!
- 联想Yoga|双12轻薄本怎么选?优先考虑OLED屏,联想华硕两款热门机型上榜
- 手机维修|手机维修的猫腻‖你是不是上当了?
- saas|上半年的Redmi K40 Pro,现在入手2500元不到,还等?
- 彼尔姆|机器人公司想用 20 万美元「买断」你的脸,如果它足够友好
- 社交|【100个生意小技巧】年收入500万以上生意,必备的3个经营方法
- 联想|求你们别再骂联想了,如果毁了他,享福的还是美国电脑企业
- vivo|热门水桶机上手体验:消费者的需求,被它拿捏得“死死的”
- 华为智慧屏|手机有必要上一亿像素吗?这组样张对比图给出了答案
- 监管机构|谷歌和Meta被俄罗斯监管机构告上法庭,或面临巨额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