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打|“从不挨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区别很大,父母可别大意

老一辈人都崇尚“棍棒教育”和“不打不成才”的教育方式。只要孩子犯错必定少不了一顿暴打,觉得不打孩子就是教不好孩子。从来没想过也许说教比挨打的教育方式更好。 邻居王叔叔的儿子乐乐,只要考试不及格王叔叔就把他逮住一顿好打。乐乐犯错后王叔叔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打他,挨打就成了乐乐的家常便饭。在王叔叔的严厉教育下,乐乐总算高中毕业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王叔叔逢人就说:要不是我把他管的紧,他能考个好大学吗?早就辍学了……乐乐上大学以后基本不往家里打电话,除非是没生活费才打电话。经常逃课,期末考试所学科目基本都挂了,谈了个女朋友还把人家肚子搞大了。
经常打孩子,有的时候会把孩子打“皮”了。他就会觉得不管怎么样,反正没有什么问题不是“挨打”解决不了。乐乐经常挨打,一上大学离开父母的视线范围立马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暴露报复父母的本心。终于没有人管他了,想干啥就干啥,好好享受自己的自由时光。
挨打|“从不挨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区别很大,父母可别大意
文章插图
李阿姨的女儿玲玲,从小学习认真,懂事乖巧。放学回家自己 做完作业,就帮妈妈做家务。在学校也是三好学生,父母基本从没有打过她。玲玲犯错的时候父母也只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上大学后玲玲努力学习,顺利的拿到了考研的保送名额,毕业后在国企单位上班。要是平时休息有时间玲玲还会带父母出去旅游,放松放松。
其实有的温柔说教,真的比“棍棒教育”好很多。孩子小的时候一犯错就打她,她就把本心压制住。一旦脱离管教立马变样了。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该给更多的关爱,犯错了要包容她,孩子就会得到很大的安全感。觉得父母是无条件的爱自己,努力学习才会对父母最好的回报。“说教”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一般人生道路比较顺畅。
挨打|“从不挨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区别很大,父母可别大意
文章插图
挨打|“从不挨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区别很大,父母可别大意】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不能纯粹的光打孩子,不讲道理。有的时候打孩子,虽然出发点是好的让他记得疼以后不要外犯错,但是孩子有时候会记仇,会报复父母。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因材施教”。“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后承受能力更好,遇到挫折会越挫越勇。“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遇到挫折就想退缩,心理承受能力更差些。
挨打|“从不挨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区别很大,父母可别大意
文章插图
现在青少年自杀的事件太多了,以前的孩子父母经常打反而有不想活想法的人很少。不要总觉得打孩子就是不爱孩子,只要父母不是把自己的情绪带到教育孩子中。孩子做错事的时候适当打孩子是让他长记性,而不是为了打疼他发泄自己情绪。
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是爸爸或者妈妈参与,而是应该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孩子的教育。在教孩子生活中的知识妈妈为主爸爸为辅,在教孩子人生道理的时候应该爸爸为主妈妈为辅。
挨打|“从不挨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区别很大,父母可别大意
文章插图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一定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承受能力来制定适合的教育方式。不要一味的崇尚“棍棒教育”也不要一味“温柔说教”,最好是能二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