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供应链|和汽陈建勋:为“巨头”填平空白


汽配供应链|和汽陈建勋:为“巨头”填平空白
文章插图
作者 | 和汽
出处 | AC汽车
近年来,汽配供应链赛道不断有新玩家进入。除了全国布局的新康众、快准车服等企业,区域汽配龙头整合本地资源连锁化发展已经成为新常态,传统经销商、汽配联盟都在这条路上发力。
汽配供应链企业在最近几年崭露头角,越来越受到资本的青睐,融资案例不断。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资本对于汽车后市场的态度更趋于理性,汽配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和汽配件”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顺利拿到新一轮的融资,进一步巩固了汽配供应链服务的龙头地位。
在完成融资之后,“和汽配件”将把握住当前市场的发展机遇,继续在汽车维修终端推动F2R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同时将进一步提高关键城市履约网络密度,加大研发投入打造IT生态闭环、加强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部署,全面提高公司运营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目前汽车后市场仍处于标准缺失的状态,线下网点、仓储物流、系统数据等基础设施还不健全,这也是资本追逐的热点,证明基础设施受到行业认可,具有行业价值。与此同时,区域龙头深耕本地市场,拥有良好的客情关系,通过汽修汽配建立区域小生态,对内循环运转,对外扩大规模。
“和汽配件”创始人陈建勋在汽车后市场拥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历,早期在部队从事汽车技术维修工作,随后在4S体系从普通员工晋升至技术总监,是典型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2004年,陈建勋开始创业,在北京成立2家维修门店,并在2006年投资博世BCS授权门店。截至目前,陈建勋拥有5家维修门店,业务涵盖钣金喷漆、维修保养、保险等,5家门店每年营收5000万元左右。
如果聚焦线下服务网络,陈建勋也许可以打造一个维修连锁品牌,但北美汽配连锁的业态和标杆企业激发了他再创业的信心,他在2010年果断进入汽配行业,从博世经销商起步,为维修终端提供配件服务。并在2014-2015年快速扩张汽配门店,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一个30多人的技术团队,开发ERP、WMS、TMS等系统以及网站和APP,并尝试汽配电商和O2O服务。
关于这次转型决定,陈建勋认为:“我深度服务过客户和汽配供应链体系,从技术、服务、销售到管理,从基础材料、产品、设计研发理论到客户需求,我认为自己对汽配市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目前,“和汽配件”已经具备了全国化跨区域连锁经营能力,拥有几百家线下自营履约网点,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东北等区域,业务遍布10个省50多个市,服务2万多家终端维修厂。
在主营业务上,“和汽配件”起步于易损保养件,零部件SKU近20万件,是博世、壳牌、盖茨、德尔福等国际一线品牌的战略合作伙伴。2017年以来,“和汽配件”通过嵌入式供应链管理服务切入车型件领域,推出了行业内先进的线上化交易平台“阿乐商城”,实现了易损件、保养件、车型件的全覆盖。
现阶段,汽配市场在产品品类上很难打出差异性,在大巨头和大资本的冲击下,像“和汽配件”这样的全国化汽配供应链企业需要一个更明确的策略。陈建勋介绍:“目前和大品牌商合作,其实大家都差不多。在品牌选择上要有策略,什么时候导入自己的品牌,什么时候用大品牌,形成品牌的差异化策略或者说不同的营销方案。我们做了两种模式,一种是推式供应链,以产品为导向,一种是拉式供应链,以客户为导向。”
“我们要进行产品分类,哪些需要持有库存需要备货,就用推式供应链去解决问题。有些客户为了便宜,我们就做更多的促销。你要么有这个东西,要么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配送更快。在某些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你要展现其他因素上的优势。”
关于维修终端对于汽配的诉求点,陈建勋认为采购敏感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快速、全面、价格和专业度。
如何解决快速问题?目前和汽自营仓储配送,在中心仓向汽配门店补货的基础上,利用汽配门店辐射周边维修终端。例如在北京配置了十多辆物流车辆,采取固定路线班车制度,每天配送3-4次。如果客户有特殊需求,会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比如闪送,由客户自己承担配送费用。在此基础上,和汽还采用一站式嵌入前置仓模式,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在前期线上线下打好基础之后,陈建勋将目光转向资本市场。本轮投资方看重和汽团队的行业沉淀、运营能力和互联网化基因,他们认为运用供应链数字化能力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效率、资产效率以及涉及客户体验的相应效率,可以取得行业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