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李玫瑾坦言:宁愿孩子放弃学业,也一定要先让孩子体会快乐
最近几年在北上广深家长圈里流行的“鸡娃”现象,一直备受大家的热议。那么什么是“鸡娃”呢?
就是指给娃打鸡血的教育方式,通常表现为在完成了孩子的正常课业之后,还要让孩子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琴棋书画、外语、舞蹈甚至是击剑和骑马。
很多家长都相信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得到全面的发展,会让他在未来赢得更多机会,但是这样的“鸡娃”教育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吗?
文章插图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阳光和智力二者相比,阳光比智力更重要著名少儿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阳光和智力二者相比,阳光比智力更重要,我宁可让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也一定要让他活得快快乐乐。"
湖南台一档以中学生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少年说》中,就有这样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一名初一的女生走上节目搭建在学校里的演说平台上对自己的母亲喊话。
她讲述她的母亲总是拿她和自己的学霸朋友比较,甚至经常问女儿:“你成绩那么差,别人凭什么和你做朋友?”
文章插图
这名女生最后哭着对自己的妈妈喊着:“你为什么从来就看不到我的努力呢?”看到这一幕,台下的很多家长心里都不是滋味儿,而这名女生的母亲却很冷静地对女儿说出了中国式家长的经典育儿语录中的金句:“我都是为你好。”最后女生转头哭着奔下了平台。
文章插图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孩子在父母的高期待值下,心理一直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所以才有这在平台上放声的一喊,家长们在关心孩子的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哪些表现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1)行为难以自控
有些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所干扰和分散。比如刚坐下来准备做作业,却没有几分钟就开始做一系列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并且这些事情并不是孩子有意而为之,都是孩子的下意识行为。这就说明孩子的心理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导致了自控能力的下降。
2)沟通障碍
很多孩子在跟父母沟通的过程中都会采取冷处理或是热处理。冷处理就是指当父母批评孩子,教导孩子时,孩子往往沉默以对,一言不发。
其实这已经是孩子在释放自己正在封闭内心的信号,而热处理则是很多孩子往往被父母说了一句之后就反应非常激烈,会和父母争论甚至大吼大叫,这样的过激反应也是心理出现问题的一个表现。
3)糟糕的人际关系
当孩子在人际交往时出现了这几个现象时,家长需要警惕孩子是否出现了心理问题。
不合群孩子总喜欢一个人待在角落,面对其他同学的邀约,也兴致缺缺。从不主动与人交谈,别人与他对话时也总显得畏畏缩缩。
有些孩子总是喜欢对别的孩子进行恶作剧,以捉弄别人为乐,在别的孩子因为恶作剧而感到愤怒或是哭泣的时候,始作俑者反而从中得到了许多快乐和成就感。
4)缺乏同理心
当他人遇到困难时,孩子总会表现得事不关己。面对他人向自己的求助,孩子也不愿意对别人伸出援手。
孩子的心理问题其实往往都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长在生活中对待孩子的一些行为,其实在潜移默化中就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许多危险的种子。
文章插图
家长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1)父母对孩子有过高的期待
父母对于孩子过高的要求,以及过分望子成龙的心态,会让父母的这份爱变得异常的沉重,最终变成一座大山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
孩子在这样的父母面前总会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但是又不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做。这就让孩子陷入了一个思想上的死循环,长此以往,孩子就很容易出现焦虑、敏感、抑郁等不良的情绪。
2)父母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干涉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日常生活时,都喜欢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包括孩子今天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头发;能去哪里玩,不能去哪里玩;该和谁交朋友等等。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
自我意识的增强,这样过分的管制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完全失去了自由,渐渐对父母产生出逆反心理。父母这样的行为,虽然是以为孩子好为出发点,但实质上却往往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3)父母拒绝与孩子交流,专断独行
- 下腹部|女童腹痛难耐,家长却骂她多事,送医途中离世,得知原因家长痛哭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聪明|这3类孩子多半是“假聪明”,长大反而没出息,家长别瞎高兴了
- 老师|“请倒数第一名的家长发言”,宝妈的一番发言,让老师羞愧
- 禁忌品|被称为“幼儿杀手”的食物,影响发育和身高,家长仍在给宝宝吃
- 动词|4招增强孩子表达能力,天第书院:家长要用行为做最佳的聆听者
- 学生们|让孩子去打工还是读职高,资深班主任的几句话,让很多家长醒悟
- 睡眠质量|宝宝出生“头三年”很关键,家长做好这3件事, 孩子会很聪明
- 智商|如果家长是这2种血型,生下的娃往往智商更高,不妨对照下自己
- 行为|孩子出现这三种行为,家长要重视,这可能是内心自卑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