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网络上还有多少马保国式闹剧


低俗|网络上还有多少马保国式闹剧
文章插图
“另类网红”马保国被主流媒体点名批评后,各网络平台纷纷限流、下架与其相关的网络视听节目,一些平台还发布公告,明确禁止用户再上传有关内容。这场由马保国引起的网络审丑狂欢最终走入死胡同,但这般靠卖丑来收割流量的现象在当下屡见不鲜,网络内容生成方式中的低俗化风向值得我们警惕。
回头来看,马保国何以走红?有人认为是经济利益驱动,有人认为是“唯流量”的观念使然。这些确实是助推因素,但笔者认为,更应该关注网络视听平台的责任问题。随着互联网发展进入下半场,“如何获取更多流量”,不仅是自媒体生存的关键,也是各视听节目平台发展的主要考量。因此,当看到自媒体几乎以一种无限互动的方式利用马保国增加流量时,部分平台放下了把关职责,为其提供了更大更多的“表演舞台”。而“马保国们”热度不减,甚至层出不穷,则说明一些网络平台已经不只是把关缺位那么简单,而是深谙“反向操作”之道,成为低俗文化的重要推手。
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都是以改善人们的精神状况为根本目的,但是,那些低俗的网络文化却是反理性、反启蒙和操纵性的,其根本目的并不是增进人们的智识,而是一种商业买卖。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低俗化内容的推荐者,很多还是登堂入室的大V。专业人士利用媒体资源贩卖低俗文化,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网络平台内容产品生成方式的反思。
若任由此风蔓延,后果必然是肤浅、无知和平庸在网络内容中占据优势。人们被低俗的网络内容摆布得越厉害,就越容易滑入到“只想找乐子”的虚妄满足中。总的来说,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媒体接近权,然而,在算法等大数据工具可怖的探针下,人们又在不经意间减少了理解严肃文化的机会,相当于被剥夺了一种“理解权”。一旦网络文化成为人们接触的主要文化形式,我们的文化必将被重造。
低俗|网络上还有多少马保国式闹剧
文章插图
价值观的维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就眼下来说,一是需要警惕资本操纵舆论场。融合发展可能带来媒体形态的变化,但无论什么样的媒体,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商业平台,无论网上网下、大屏小屏,在导向上都应是一个标准,没有法外之地、舆论飞地。
低俗|网络上还有多少马保国式闹剧】二是应当重构平台服务的评价导向。以流量和算法为基础的平台推荐机制,难以完成对内容本身的合宜性追问和道德追问。强化内容管理,呼唤监管环节破解网上网下“两张皮”的问题。但凡是面向大众的内容生产,就应坚持一个标准、一体管理,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这样才能避免“马保国式”的审丑狂欢卷土重来。(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