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创新节,全新主场拥抱新机遇( 二 )


当天与天河基地同时揭牌的还有位于天河基地四楼的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 “国合中心将致力于加强各领域和多维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推动中国和广州机构和企业‘走出去’ , 助力提升广州国际化水平、创新力和吸引力 。 ”范群表示 , 该中心将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际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国际项目信息中心 。
产学研合作加速焕新
六大高校院所联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020年广州天英汇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将落户天河 , 享受到人才“大礼包”;天河基地以同六大高校院所战略合作为契机 ,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国际创新节上 , 一系列合作正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
搭建新平台 , 链接新机遇 。 采访人员获悉 , 天河区政府与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广东省农科院等六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分别签订《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共同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在天河转化与产业化、深化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
政府与科研机构“牵手”搭台 , 国际创新也深化合作 。 在创新节上 , 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乌方院长郭瑞·弗拉基米尔表示 , 作为落户广东的重要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 今年中乌研究院成功获批了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这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在焊接领域的联合实验室 。
他透露:“我们将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它不仅要成为中乌两国科技合作的典范 , 而且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功能 。 我们准备在广州重点面向新能源汽车、船舶、3C电子领域等开展合作 。 通过联合实验室的建立 , 可以深化合作 , 拓展技术开发领域及推广技术应用 。 ”
“广州有很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 我们的总部基地也在天河 。 在这里 , 我们壮大了团队 , 也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 , 可以说广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平台和机遇 。 ”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所长董春林表示 , 未来 , 研究所将利用好成果转化的平台 , 促进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 。
■纵深
厚植创新沃土:
高质量发展的天河答案
旧园区迸发新活力 , 天河科贸园变身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枢纽;携手高校院所 , 开启科技成果转化新篇章;专项政策加持 , 孵化培育“硬科技”企业……科技创新再拓新空间 , 国际合作迎来新平台 。
广州国际创新节第五年 , 究竟给广州带来什么?又是如何助力创新强区天河的高质量发展?当下 , 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 广州正以科技创新夯实“双循环”发展根基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近年来 , 广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努力将广州国际创新节打造成为链接全球创新要素的桥梁纽带、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顶级交流平台 。 广州国际创新节开办5年来 , 累计举办主题论坛及圆桌沙龙100余场 , 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嘉宾在这里交流分享 , 促成了一大批优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 树立起了广州弘扬创新创业时代精神的一面旗帜 。
本届广州国际创新节聚焦“新基建赋能数字经济”主题 , 围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集中举办21场创新论坛、主题分享和圆桌会议 , 并联动举办天英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年度总决赛等系列活动 , 探讨交流前沿技术 ,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
从一赛一节到一基地 , 全新主场崭新亮相 。 两大平台强强联手 , 将为国际创新节技术成果落地转化提供高水平服务 , 推动一大批创客走上创新创业之路 。 “从分布全区的创新载体 , 到一赛一节一基地 , 代表了天河持续不断从企业需求出发 , 完善全链条创新生态的努力 。 ”天河区科工信局局长宋爱平说 , 接下来 , 将深度细化和高校院所的合作内容 , 让更多的成果能够在天河基地落地 , 开花结果 。
“新主场”寄托了广州做优做强广州国际创新节的殷切期望 , 更代表着天河厚植创新沃土的信心和决心 。 天河正坚持走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开放创新 , 深入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 近年来 , 作为广州经济大区、创新强区 , 天河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八大举措 , 着力打造最好平台、集成最优服务、营造最佳环境 。 近期 , 天河区还出台了《天河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 大力支持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发展 。 天河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 打造“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 , 掀起新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