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上调全球5G用户数预期:中国的战略性关注推动了增长

观察者网·大橘财经讯(文/吕栋 编辑/周远方)“推动这种增长的是中国 , 而中国对5G的高度战略性关注本身也推动了这种增长 。 ”爱立信网络业务负责人杰伊德林在预测全球5G用户发展时指出 。
当地时间周一 , 这家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宣布 , 将今年年底全球5G移动用户数预期提高至2.2亿 , 原因是在国家战略、运营商竞争以及更便宜的5G终端推动下 , 中国5G用户增长快于预期 。
在这份一年两次发布的移动报告中 , 爱立信预计中国将占最新预测的全球5G用户总数的近80% 。
【爱立信上调全球5G用户数预期:中国的战略性关注推动了增长】而在今年7月发布的报告中 , 该公司预计今年年底5G移动用户数为1.9亿 。
爱立信上调全球5G用户数预期:中国的战略性关注推动了增长文章插图
爱立信报告截图
中国已开通70万5G基站
“2020年见证了社会向数字化迈出一大步 , 新冠大流行成为快速变化的催化剂 , 凸显了互联互通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 ”报告中指出 。
爱立信网络业务负责人杰伊德林认为 , 到今年底 , 5G将覆盖全球约15%的人口 , 即10亿人 。 而到2026年底 , 5G用户预计将达35亿 , 占移动数据流量的50%以上 , 每10个移动用户中有4个是5G用户 。
该公司预测 , 到2026年 , 全球60%的人口将可以使用5G网络 。
报告显示 , 目前东北亚是全球5G普及率最高的地区 , 为9% , 该地区主要运营商都已推出5G服务 。
其中 , 中国三大运营商正在大规模建设5G网络 , 预计到2020年底中国5G用户将达到1.75亿 。
11月26日 , 中国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在世界5G大会上透露 , 截至今年10月 , 中国已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70万座 , 终端连接数超过1.8亿个 , 97%以上的5G基站共享已有站址 。
5G终端方面 , 截至11月底 , 中国已获得入网许可终端已达253款 , 其中5G手机218款 , 价格已逐步下探到1500元左右 , 还有进一步下探的空间 。
爱立信上调全球5G用户数预期:中国的战略性关注推动了增长文章插图
不同地区的5G普及率及预测 图片来源:爱立信
而在东北亚其他国家 , 韩国目标在2021年实现5G网络全国覆盖;日本受东京奥运会推迟以及新冠疫情影响 , 5G用户数仍处于较低水平 , 不过该国运营商也正在加速5G部署和动态频谱共享 。
报告预计 , 到2020年底 , 东北亚将有超过1.9亿5G用户 , 2026年渗透率将达66% 。
目前 , 北美地区的5G渗透率仅为4% 。 报告指出 , 北美的5G商业化正在快速进行 , 运营商已推出商用5G服务 , 预计到2026年 , 北美5G普及率将达80% , 将有超过3.4亿5G用户 。
而在西欧地区 , 4G用户目前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 占所有用户比例的81% 。 大约35家运营商在该地区推出5G服务 , 预计到2020年底 , 5G用户约为650万 , 到2026年底 , 5G渗透率将达到68% 。
爱立信上调全球5G用户数预期:中国的战略性关注推动了增长文章插图
预计5G用户增长将比4G快很多
“尽可能给外商多一些”
目前 , 爱立信成为唯一拿到中国三大运营商基站订单的国外供应商 。
今年3月 , 在中国移动2020年5G设备集采中 , 爱立信获得11.5%的订单份额 , 拿下2.6万个基站 , 合同收入30多亿元 , 中国本土的华为、中兴、中国信科分别拿下57.2%、28.7%和2.6%的订单份额 。
一个月后 , 爱立信再次中标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5G基站集采 。
一位通信产业资深人士向观察者网表示 , 从运营商的角度和行业的共识来说 , 我们非常愿意让国外的设备制造商获得更大的份额 , 因为我们希望5G标准能够成为全球统一的唯一标准 。
“我们很清醒地认识到 , 这个技术标准要在全球推广 , 只靠中国是不行的 , 在很多地方比如北美地区 , 中国企业要想进去插5G这杆旗 , 是非常困难的 , 只能靠诺基亚这些公司去插 , 要让他们有实力去插 , 一定要在中国市场上多给他们一点份额 , 让他们的产业链得到很好的锤炼 , 培养更大的信心” , 他指出 。
中国市场的开放包容让爱立信获益匪浅 。 10月份披露的三季报显示 , 该公司当季净销售额为575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442亿元) , 同比增长1% , 主要受益于中国大陆的5G销售 , 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东北亚地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9% , 而该公司在全球大部分市场均遭遇营收下跌 。
“我们的成长也要归功于这些运营商大规模的进行5G的部署” , 爱立信首席执行官鲍毅康表示 , 中国是一个面积广大、规模庞大的市场 。 更重要的是 , 中国不仅在5G的网络技术方面是全世界的创新中心 , 而且在5G应用方面也是重要的创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