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的新零售试验场( 三 )


3
效率:背后的硬功夫
零售的本质是提升效率 , 早在1991年尚未进入中国市场前的优衣库就深知这个道理 。 迅销和其它品牌相比 , 在线下门店特别重视快速销货 , 当季产品打折速度比同类产品快 , 打折的力度也稍大 。 优衣库平均库存的周转天数是83.72天 , 比国内服企快一半以上 。
优衣库的新零售试验场文章插图
而今电商加持 , 优衣库希望进一步提升效率 , 并且把电商的贡献占比达到30% , 让消费者可以更便捷地购买 。 所以优衣库采取的是全渠道库存互通的模式 , 顾客不但可以在电子POP“优衣码”的技术支撑下 , 在线上任意渠道下单 , 前往门店自提、试穿以及退换货 , 还能够以线上渠道的优惠价格 , 获得实体店准确便捷的服务 。
优衣库不但打通了线上线下的信息 , 甚至将实体店铺之间的信息也全部打通了 。 要实现“商品通”“服务通”“会员通” , 需要线上线下信息打通 , 看似简单的数字化操作 , 背后却涉及到复杂的业务流程 。 线下品牌几十年的管理系统很难迅速导入和切换 。
目前整个服装行业线上线下仍然普遍处于割裂的状态 。 做O2O的服装品牌商 , 通常采用线上线下仓储、物流两套系统 , 两套人马的方式 。 因为线下是走大物流 , 线上更多依靠小物流 。 如果共享仓库 , 就涉及到货品调拨的问题 , 这需要非常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 。 鸿星尔克就曾经因为库存信息管理混乱 , 使得产销环节信息沟通不畅 , 延长了交易周期 , 并导致大量货物囤积 。
优衣库的新零售试验场文章插图
牵一发动全身 , 无论是信息系统还是管理系统 , 都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 在员工KPI考核方面 , 比如:消费者在门店体验好却在线上购买 , 或线上看好后在门店试穿直接购买 。 那么 , 如何评价线上线下的岗位职能 , 不同店铺的责任权重又有何不同 , 如何去做KPI、怎么定绩效 , 这些都是管理问题 , 处理不好同样会出问题 。 美特斯邦威就曾因未能协调好渠道关系 , 引发线上、线下恶性竞争 , 导致渠道间鹬蚌相争 。
“新零售”转型期间需要大量资金 , 合理的财务资源配置才是转型成功的关键 。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 自2015年开始 , 优衣库就开始施行成本降低策略: 既不聘用身价昂贵的明星代言 , 也不盲目追逐综艺冠名 。 而是有效控制酌量性费用 , 通过新搭建的数字营销团队 , 在微信、微博、小红书等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进行自媒体运营 , 为企业赢得更多的转型资金 。 但与此同时 , 美邦服饰却将大量资金花在冠名与服饰理念完全不同的综艺节目上 , 盲目地宣传未必能给品牌带来流量 , 反而导致企业陷于财务困境 。
优衣库的新零售试验场文章插图
美特斯邦威在新零售上并非毫无作为 。 它在杭州开设的5000多平米的O2O体验店 , 非常新颖 。 一二层卖男装 , 三四层卖女装 , 五层集合了咖啡、书吧、展品陈列、小花园等特色 。 无线网络全店覆盖 , 随处可见二维码 , 门店iPad也可供顾客随意浏览 , 打开App可查询店内最新促销活动 , 点击预约试衣 , 营业员就会现场拿衣服来给你试穿 。 店铺现场还设立了触摸屏 , 消费者可以选择给模特试穿衣服 , 查看搭配效果 。 但这场新零售更像一个“茧房”里的秀场 , 而没能将功夫真正做到线上和线下的全渠道中来 。
从优衣库的新零售尝试分析不难看出 , 撑起它新零售尝试的 , 是从产品、价格、零售环境、供应链、技术研发、用户数据支撑等复杂的整体系统 。 这些环节彼此相依 , 环环相扣 , 缺一不可 , 任何细小的波动都可能牵一发动全身地让新零售的尝试功亏一篑 。
优衣库的新零售试验场文章插图
转型并非一蹴而就 , 优衣库也并非一片坦途 。 线上下单线下自提使用率其实并不高 , 因为中国的物流成本很低 , 且非常方便快捷 , 所以用户并不倾向这种方式 。 日本市场的增长乏力 , 欧美市场受阻 , 疫情危机后 , 中国市场成了挽救优衣库三年来首次业绩下滑的救命稻草 。 11月14日 , 优衣库再度登上微博热搜 , 原来它“悄悄”涨价了 , 遭到网友们的纷纷吐槽 , “倒不是买不起 , 而是感觉不值了” 。
2014、2015年就曾经悄然涨价近10%的优衣库 , 就曾经被市场遗弃过 , 柳井正直言“采取价格上调策略是错误的” 。 2016年之后 , 优衣库对产品进行了重新定价 , 而该降价计划覆盖全球 , 最大的下降幅度为30% 。 而今 , 再次扬起的价格 , 还是触动了用户的神经 , 甚至担心它会成为下一个被大众遗弃的无印良品 。 而且涨价有可能对刚刚搭建的新零售供应链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