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互联网从来不缺好文章,只是获得的推荐少

互联网大兴之后,很多自媒体人都在上面写文章。细读下来,人们发现互联网上从来不缺好文章,只是好文章获得的推荐少,才不被大家所熟知。
从来不|互联网从来不缺好文章,只是获得的推荐少
文章插图
相反,那些被人们熟知的所谓好文章大多不是什么好文章,不过被大数据计算之后大力推广而已。大数据计算是推荐文章的幕后推手,被设置了关键字检索和过滤,只要含有那些敏感字眼的文章都会被筛选出来,不予推荐,或者直接屏蔽。而那些不痛不痒的文章,诸如掉了一根灯绳应该谁来修的文章也就大行其道了。还有就是那些自怨自艾的所谓的散文和诗歌以及小说,只要不涉及实质问题就可以获得推荐,要是能贴近社会热点,就更要获得大的推荐量了。只是,有深度的文章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通过审核的,即便通过了审核,人们也不是十分认可,有相当多的人根本就不愿看这类的文章,而是要看一些浅薄无聊的文章,尤其是一些明星或者名人的逸闻轶事或者心灵鸡汤或者小段子之类的东西了,是不是人们生活节奏快已经没有大的心力去看长篇大论了?或许是吧,但更多的是网络上的这类浅薄文章充斥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营造了一种欣欣向荣的假象,让人们以为这就是文化的现状。还有一些人看了感兴趣的文章和商品就被大数据算计了,只要打开手机和电脑上网,就会发现满屏的内容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说是和自己曾经搜索过的东西是一类的,也就认为这是所谓的互联网文化了。其实,已经陷入了个人的偏执之中,阅读习惯也被改变了,阅读也就成为一种严重的误读。
从来不|互联网从来不缺好文章,只是获得的推荐少
从来不|互联网从来不缺好文章,只是获得的推荐少
文章插图
那么,怎样发现互联网上的好文章呢?毕竟,经过大数据计算之后,互联网上的好文章获得的推荐量并不多,而获得推荐量很多的文章却不一定是好文章。人们只能通过自己查找,看一些推荐量不高的,有深度的文章,或者看一些只推荐给粉丝的文章,往往这类文章说出了真话,也真实地反映了当前的状况。至于被屏蔽的那些好文章,读者就看不到了,是为遗珠之憾。
从来不|互联网从来不缺好文章,只是获得的推荐少
文章插图
罗丹说:“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借用一下叫做,互联网上不是没有好文章,而是缺少发现好文章的眼睛。或许,现在被互联网阅读惯坏了胃口的读者们已经失去了发现好文章的能力,也已经被大数据迷惑得神神道道,极其自恋了。这或许是阅读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