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从“被迫”摸索线上,到主动拥抱,80后经销商的逆风翻盘之路!
最近两年,大家应该都有一个感受,行业的变化太快了。以前经销生意相对简单,可能几年才有一些变化,有车有人有资金,基本上都能赚点钱。
现在,行业的变化,用“日新月异”也不为过,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各种线上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门店进货的方式已经不局限于电话、业务员拜访等传统方式,更多的门店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逐渐习惯线上下单、一站式的购物体验。
仅靠传统经销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撑经销商更好的发展。未来,经销商要做大做强,一定要抓住线上的趋势,用数字化去赋能,推动生意的增长。
前段时间,新经销在江苏专访了徐州奎之玲商贸联合仓总经理叶春玲女士。80后的她,从业十多年,从配送员做起,到如今成为经营中沃、元气森林、怡宝、康师傅等品牌,覆盖三千多家网点的经销商。
文章插图
在客户不断流失的情况下,叶春玲女士从一个完全不懂线上的传统经销商,“被迫”摸索线上,加入京东新通路联合仓,短短不到五个月,客户数量从1000多家,增加到到近3000家,销量提升30%,她是如何做到的?
-01-
80后经销商的抉择:要么倒下,要么顺应趋势!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放在叶春玲女士身上,再合适不过。从小就在外打拼,创业之前,叶春玲在一个冰糕经销商手下做配送员。
后来经销商不干了,叶春玲开始独自创业,最初只是在火车站做水饮小批发生意,一个人一辆车,每天自己配货送货。凭借着这股肯吃苦的干劲,叶春玲的批发生意慢慢做大,成为当地不少一线品牌的经销商。
叶春玲告诉新经销,作为一个做了十几年的传统经销商,本能上对线上平台是有些抗拒的,担心这些新事物会破坏自己原有的生意。
但令叶春玲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年,互联网的发展会对零售行业带来这么大的变化,数字化、平台化加速了信息的传递,平台的物流效率也远超过从前。更让人担心的是,小店逐渐习惯线上进货的方式,方便快捷、商品一站式供应,而这些都是传统经销生意的痛点。
“以前,商品比平台贵5毛钱,小店也能接受,因为平台的配送时效需要2~3天,而我们基本一天就能送到。还有一点,做了十多年,很多小店已经习惯在我们手上进货。”
而现在,平台的配送效率上去了,线下也有地勤人员做服务,价格又低,客户凭什么多出5毛钱在经销商手上进货,客情关系真的是连5毛钱都不值的。
令叶春玲印象最深的是,之前火车站的一个仓库,每天的营业额都在5万左右,后来一天只有两万不到,销量大幅下降。
文章插图
其实不止是她,身边同行也多是如此,生意不断下滑,纷纷倒下。也有想过不做,但叶春玲对这份做了十几年的生意还是有一份感情,不想放弃。
既然不想被趋势所淘汰,那就只有抓住趋势,叶春玲开始主动了解线上平台的模式。这期间,也有不少平台来找过叶春玲,聊合作的事,但大都没有结果,“这些平台只想让我做配送,而且划分的区域里仓库又远,对生意完全没帮助”。
直到去年十月份,负责京东新通路徐州区域的客户经理小梁,找到叶春玲谈合作的事情。经过几轮拜访之后,叶春玲决定和新通路联合仓合作。
叶春玲告诉新经销,与新通路联合仓合作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认可新通路这个平台,在新通路联合仓模式上能看到赢利点,比较关键的一点,新通路实行的是一区一商,会最大程度地保障经销商的利益。
其次,是出于对新通路员工的信任,在没合作之前客户经理小梁几乎是每天都来拜访,对于自己的疑问,事无巨细地都进行解答。
事实证明,叶春玲的决定是对的。加入新通路联合仓五个月以来,实现了客户和生意的双增长。
-02-
通过平台赋能,生意的变化日新月异!
叶春玲告诉新经销,如果按照原来的经销方式做下去,或许短时间内没什么影响,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推进,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做不下去是迟早的事。
“加入京东新通路联合仓,对我来说,是一件特别正确的事情。虽然加入仅仅五个月,但生意每天都在一点点发生变化,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从传统经销,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在新通路的赋能下,叶春玲的联合仓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得到跨越新增长。
“产品上架京东掌柜宝后,新通路通过平台自带的流量,让更多门店知道我的品牌,无形之中提升了销售机会。而且新通路员工在拜访自身覆盖区域的门店时,也会主动帮联合仓经销商引流,让联合仓覆盖到更多的门店。”
- 空调|让格力、海尔都担忧,中国取暖“新潮物”强势来袭,空调将成闲置品?
- 同比|亚马逊公布“剁手节”创纪录战绩:第三方卖家全球销售额超48亿美元 同比大增60%
- 闲鱼|电诉宝:“闲鱼”网络欺诈成用户投诉热点 Q3获“不建议下单”评级
- 人民币|天猫国际新增“服务大类”,知舟集团提醒入驻这些类目的要注意
- 产业|前瞻生鲜电商产业全球周报第67期:发力社区团购!京东内部筹划“京东优选”
- 技术|做“视频”绿厂是专业的,这项技术获人民日报评论点赞
- 互联网|苏宁跳出“零售商”重组互联网平台业务 融资60亿只是第一步
- 面临|“熟悉的陌生人”不该被边缘化
- 王文鉴|从工人到千亿掌门人,征服华为三星,只因他36年只坚持做一件事
- 研发|闽企制伞有“功夫”项目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