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量子|90后科学家回国创业,开发光量子极限传感器,性能提升数万倍( 二 )


虽然不及 LIGO 天文台的那种超高级别的精度,但这种光量子惯性传感器的精度也能达到飞米级的分辨率,飞米通常用来描述原子级别的尺寸,1 飞米相当于 10-15 米。
而且,在实现这种超高精度的同时,它用较低的成本,即可实现传统惯性传感器难以比拟的性能。
光量子惯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罗杰打比方说,传统的微机电惯性传感器系统内部可以看作是一个微观的 “弹簧秤”,它能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去测定数据,通过测惯性力的方式去测加速度,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设计,“弹簧秤” 去测其他种类的力的效应。
但绝大多数智能手机、手表里的 “弹簧秤”,都是通过电容来测位移,电容在室温下有一个问题就是有比较大的电子噪音,这是一种客观物理现象,基本无法克服它。当这类传感器被放进一个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时,电容测绘的方式很容易被环境的电子噪音所干扰,所以你就会发现很难测得精准的位移数据,而且在内部的 “Proof-Mass 质量块” 给定的情况下,越微小的加速度越难测到。
这就是我们在手机或者说一些可穿戴设备体验中,经常感觉运动数据测不准、测不到的根本原因所在。

光量子|90后科学家回国创业,开发光量子极限传感器,性能提升数万倍
文章插图
图|光量子惯性传感器的原理示意图
业内的解决方案之一是逐渐增加 “ 质量块” 的大小,增加它的质量,让它晃动时的位移幅度变大,但随之而来的是系统需要做得越来越复杂,进而导致传感器的成本越来越贵,从实用性角度来说,就不是很容易持续扩展应用,位移数据的确精准了,但可用带宽也随 “质量块” 的增加而变小,价格也增长得很快。
目前市场上的惯性力传感器主要分为三大类:激光陀螺仪、压电式加速度计、以及 MEMS 微机电惯性测量组件。
前两类惯性力传感器精度较高,但是受限于技术原因,其尺寸偏大,功能单一,同时生产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在民用市场中的应用。
而微机电惯性测量组件拥有尺寸小、功耗低、成本低的优势,但是其精度、测量范围和频宽都无法满足未来更细致的应用需求。

光量子|90后科学家回国创业,开发光量子极限传感器,性能提升数万倍
文章插图
图|IMU 传感器产品的市场瓶颈
这种新型的光量子惯性传感器,在芯片设计部分运用了一个经典的光 - 机械耦合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光腔,光腔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也是通过 MEMS 结构悬浮,终端位移产生一丁点微小变化就可以改变光腔内的光学共振频率,让光腔里面的光子发生相位的偏移,通过读取这些微小的位移数据,获得更灵敏、更精确的加速度或角速度,理论上可实现比现有 MEMS 传感器数万倍的性能(测量精度与有效测量带宽等)。
“现在的消费级 MEMS 传感器只能帮你记个步而已,但如果把测量精度指数级提高,就可以帮你勾勒出整个肢体的细微运动方式。” 罗杰说道。
值得关注的是,在生产工艺方面,罗杰表示这种新型的光量子惯性传感器无需引入新的材料,仍然是基于硅基的设计,保留了硅基 MEMS 和硅基光电芯片的材料统一性和制作工艺的兼容性,所以成本可以保持非常低的水平,采用成熟的 90 纳米 CMOS 工艺即可大规模生产,性价比会有几何指数的变革。
把实验室成果商业化
现阶段,罗杰和任恒江已经注册了一家名为 Anyon Computing 的公司,两人分别担任公司的 CEO 和 CTO,他们计划在未来 5 年内,推动产品的商业化量产。罗杰透露,目前正在跟多家投资机构洽谈第一轮 500 万美金的融资,来完成团队人才的扩充,推动商业订单的生产。
超高性能的光量子惯性传感器能给终端应用带来哪些改善?罗杰认为,市场想象空间巨大。
比如 VR、AR 类产品,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消费级设备普遍都有这些问题:你想做的运动或者当动作过快时,它们无法跟踪上,此外测量精确度很差,难以跟踪你的准确运动方式,因此很多附属解决方案都涉及增加摄像头、部署红外传感器等,在某个指定区域里综合判断定位问题,这样的体验不仅过于局限,而且需要比较大的计算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设备仍需要连接到主机进行计算,如果惯性传感器能提供足够高的精准度,那么单凭这种传感器就能测出人的位移,大幅提升终端体验。
同样原理,光量子惯性传感器能实现更低成本的室内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导航。典型的应用场景比如在商场中,手机上的 GPS 信号基本上就没用了,购物路线很难达到商业效率最大化,很多解决方案需要在商场内部署很多外源的信号发生器,单纯的基建布置成本就不低,而高精度的惯性导航能力可以轻松克服这类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