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云研究:从制造到科技,解析飞驰汽车从边缘到舞台中央探索之路

作者:邱月盈 , 博士;yong , 汽车分析师
2020年在车市寒冬与疫情冲击的双重压力下 , 特斯拉量产成功 , 销量逆势暴涨 , 带动汽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估值迎来一轮绝地反攻行情 。 “特斯拉市值超过丰田、国内蔚来汽车市值也已超越上汽”似乎成为压倒燃油汽车产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 重新定义汽车的逻辑已经得到市场验证 , 汽车颠覆者们正在从市场边缘逐渐靠近舞台中央 。
全球的燃油车替代的高潮才刚刚开始 , 虽然电动车在乘用车上取得突破 , 但单一技术路线不能保障燃油车替代成功率和时间节点 , 2015年丰田的“未来(MIRAI)”量产加速了氢能汽车产业化进程 , 形成了当下以中日韩为首开启的油车替代“锂电+氢电”双路线格局 。
在商用车领域 , 特斯拉即将推出电动卡车 。 但从目前技术看 , 氢能汽车在长途、重载、持续运营的场景下比电动车更具优势 。 尼古拉从氢能重卡场景切入 , 尝试提供消费者“保姆式”的服务 , 通过以租代售、免费加氢等方式解决购置成本高、加氢难、维修难等难题 。 尽管市场质疑声不断 , 但尼古拉将“轻拥有、重使用”的新型汽车文化导入颠覆传统商用车新赛道 , 吸引错过电动车发展机会的老牌整车及零部件巨头如通用和博世的加速入场 。
2020年9月的“以奖代补”示范政策出台明确了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早期阶段发展目标和前景 , 但该如何发展仍是个待解难题 , 中央放权于地方政府和企业结合市场情况摸索 。
氢云研究:从制造到科技,解析飞驰汽车从边缘到舞台中央探索之路文章插图
佛山飞驰是佛山与云浮两市共同打造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模式重要参与者之一 , 为探索氢能汽车产业化发展模式做出积极贡献 。 随佛山氢能产业规模的异军突起 , 佛山飞驰也从一家市场边缘化的小企业 , 数年间实现“鱼跃龙门”成为国内早期氢能汽车赛道上炙手可热的领先者 。
氢云链分析了佛山飞驰汽车快速崛起逻辑、当下市场应对策略和如何实现从汽车制造到汽车科技的新探索 , 旨在梳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 , 为中国中小车企在全球汽车业的百年大变局之际如何抓住机遇 , 能够在全球氢能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化赛道中杀出重围提供了一个新思考和借鉴 。
1、从市场边缘到领先者 , 飞驰都做了什么?2015年前还是个被市场边缘化的车企 , 短短数年间 , 飞驰汽车从一个地方性商用车生产企业 , 变为炙手可热、距离上市似乎仅一步之遥的燃料电池汽车知名企业 。 飞驰汽车还实现了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的首次出口 , 这对于出口业务一向羸弱的中国汽车而言算是一个新尝试 , 也算是立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
氢云研究:从制造到科技,解析飞驰汽车从边缘到舞台中央探索之路文章插图
图1 飞驰汽车发展重点里程碑
作为佛山与云浮两市共同打造并落户在云浮的产业帮扶项目 , 佛山飞驰靠什么 “鱼跃龙门”?氢云链认为 , 飞驰汽车在技术路线选择、时点把握、产品等方面的选择至关重要 。
1、路线选择:错位竞争 , 避锂就氢 。 飞驰汽车在2012年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 却在2015年纯电动公交车市场发展进入高峰之时推出了第一台燃料电池客车 , 跳出了竞争激烈的纯电动客车市场 , 进入了燃料电池汽车领域 , 绕过了红海的浪潮 , 来到了一片全新的蓝海海域 。
2、产品可靠:量产为先、质量取胜 。 飞驰汽车没有刻意追求高性能 , 而是采用了成熟的燃料电池技术 , 保证了燃料电池汽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规避了失败的风险 。 通过数年的时间实践和积累 , 飞驰一方面发展出稳定可靠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 另一方面成功地展示了燃料电池汽车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 推动了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进程 。
3、择机进场:踩点入场 , 适时转型 。 在整车领域 , 由于车型开发时间较长 , 把握进场时机对比零部件企业更加困难 。 佛山飞驰在2015年纯电动汽车如日中天之时大力投入氢能源汽车 , 从现在看来是恰到好处 , 在风口来临之际正好成为少数拥有成熟产品的企业 , 率先赢得市场关注 。 在客车业务较为成熟后 , 飞驰汽车又持续加码进军物流车和重卡领域 , 又一次在货运领域取得了先发优势 , 为市场拓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
4、市场拓展:依托资源 , 稳扎稳打 。 佛山、云浮的政府采购保证了飞驰汽车的基本盘 , 又走出佛山 , 协同美锦能源进行全国布局 , 在市场拓展方面 , 飞驰始终没有盲目地进行扩张 , 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产品研发上 , 依靠了股东的资源 , 飞驰汽车节约了市场开拓的成本、减少了无效扩张的损耗和盲目扩张带来的市场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