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潮·科技 > >

智能汽车|符绩勋对话何小鹏:"真正用心想做好软件,都必须先来做硬件。"( 二 )



按关键词阅读:


另外是组织管理的挑战。我们今年招聘一万人以上,一年招一万人意味着你这个组织会产生大量的问题和挑战。我在以前的创业从来没招过这么多人。这些人从哪里来,怎么融合,怎么组织,干部怎么培养,以后有潜力的选手怎样筛选,文化和价值观的变革在哪里?所以未来的2—3年,中国所有的新造车也好,传统的造车企业也好,都面临着巨大浪潮里的变革。如果能跑得过去,2024、2025年就可以看到谁是赢家。
符绩勋:
是的,不断地与时俱进,我们前面的路也还是要继续坚持和投入。刚才你也提到了,要围绕我们硬科技、智能化去投入和发展,在我个人的理解中,当时从这么多家造车新势力里面选择和小鹏的合作,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小鹏看到了不仅仅是从汽油车到电动车的趋势变化,而其中更重要的是要去创造一个智能化的未来,就像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改变,所以我们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也是巨大的。
那么你认为,汽车产业的将来会是怎样?智能车时代,会不会是一个多品牌存在,但玩家也不会太多的市场?这么多品牌里,大家的差异化会是怎样?
何小鹏:
我是比较坚定认为,汽车也是会接近手机这样的变革,2025—2035年,可能全球有5家或者是稍微多一点的,能够拿到70%—80%的全球市场份额。全球一年峰值9000万,前两年的销售规模是1100万,大概3300亿美金,如果真的5—15年之间,能够做到有6—7家控制在这个市场里的70%的话,每一家都会到达这个数,可以做到大概3000亿到5000亿的收入。
今天大家看到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今天市面上没有一台我心目中最最理想的智能汽车的样子。换个角度,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当我们第一次用到苹果iPhone4的时候,你会觉得不错,但可能当年iPhone1面世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没有那么惊艳。所以电动车的拐点,可能是在2023到2024年,可能性非常高。
我们的交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我小时候,三十年前也就是1990年左右,从我的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可能要坐一个大巴车,要开一整天24小时的车,而现在,小汽车可能开一个小时就到了。
智能汽车|符绩勋对话何小鹏:"真正用心想做好软件,都必须先来做硬件。"
文章插图

换个角度,我们考虑的事情是,将很多的基础研发做到深度以后,会看到很多新的融合价值。用在汽车上,就是车的智能化能力,这里面也存在很多可以“平台性移植”的过程。也就是,将不同的交通工具硬件应用去平台化的可能性。
这些技术的深入和交叠,真的会产生壁垒。所以小鹏现在的愿景调整为“探索者”,再给我们10~15年,我们会颠覆汽车行业现在很多不同的东西。如果你想在汽车领域做到新的第一,就不能只想着只做一款汽车。
符绩勋:
对,“电动+智能车”给了中国的汽车产业一个跨越的机会。与此同时,要做到全球领先、更加超越的位置,我们还是要打破原来的对于车和对于交通的理解,所以这也是小鹏推出飞行汽车的原因,以后也会有“能飞”的车。
顺着小鹏刚才所说的内容,我们来聊聊国际化的话题。因为小鹏汽车也开始做国际化,开始卖到北欧的市场。你对国际化这件事有怎样的期待?是小小试错,还是长远规划?你觉得有能力和特斯拉、奔驰、宝马这些一线外资品牌在国际上竞争吗?
何小鹏:
当然可以,你不走出去是很难的。我两次创业,做了两次国际化,我和大多数的创业者不一样,有的创业者觉得要把中国市场做到前几,有了利润再做全球。但我觉得全球化要看节奏,你做到了中国第一的市场,但是可能你的节奏变成是“Windows7”去和最新的系统竞争了。
我们做国际化看到很多不同的变化,比如,中国的安全标准和欧美的安全标准就不一样,这推动了我们将来的车型里支持所有的软件。
同时我们也看到,数据隐私保护的要求不一样,碳排放的要求不一样等等,所以我们目前在研发所有的能源到水、甚至是到光的体系里面去。当你做了全球化,你对整个产品的品质、安全和要求,会到达一个全新的角度。
当然,做全球化很难、很慢。我们有几个节奏,就是三个三年:
第一,从2020—2022年,追求销量,海外一千个人的团队,开启一个国家,产品能够做好。中国很多车的销售逻辑就是定位法,定位法是什么?卖给什么样的客户群、什么场景的需求、上什么牌的需求等等,这样的逻辑在全球化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就很简单,利用科技,科技放到全球都有可能使用。把这一点做好,在海外不需要用推广的服务方式,科技的定位能帮助我们打到全球去。


稿源:(创业邦)

【傻大方】网址:/c/1124a31F2021.html

标题:智能汽车|符绩勋对话何小鹏:"真正用心想做好软件,都必须先来做硬件。"( 二 )


上一篇:vivo x70|入手两个月!说说vivo X70 Pro+这款旗舰,实际体验究竟是怎样?

下一篇:ott|突破传统广告模式 日渐丰富的内容体验如何为OTT带来更强跨界传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