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作者:槽值小妹,36氪经授权发布。
有人说,成年人只是长大了的孩子。
尽管年龄不断增长,要接受的事物不断增加,在静下来的时间里,他们最想去找寻的,还是童年那段单纯快乐的时光。
于是很多人开始将情怀寄托于玩具上,在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积木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渐渐洗去生活里的疲惫。
局外人或许无法理解这份情怀,但一定不会对这些方块感到陌生。
这场吸引了一大批成年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活动,就是拼乐高。
被乐高“蛊惑”的成年人热衷于拼乐高的成年人,有个统一的代称叫AFOL(Adult fans of Lego)。
乐高|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他们出没于世间的各个角落,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对乐高的热爱。
有的人表面是个不苟言笑的大明星,私底下却恨不得给乐高开个微博。
乐高|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文章插图
微博@UNIQ-王一博
有人工作乐高两不误,空下来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把乐高拼完。
乐高|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文章插图
微博@吴昕
乐高的世界似乎永无止境,你永远不知道那些被晒出来的成品背后,有多少零碎的细节。
乐高|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文章插图
微博@李克勤
但即便如此,成年人还是被它们深深蛊惑,像小时候渴望玩具一般,期待着在乐高店里找到新乐趣。
乐高|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文章插图
淘宝评论区成了大型喜悦分享现场,每个人都在一堆小部件里找到了最原始的快乐。
乐高|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文章插图
追捧之下,乐高终于成为了玩具界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淘宝的数据显示,目前乐高玩家已超过一千万,深度玩家一年甚至烧钱高达1200万。
ECdataway的数据则更加惊人:
仅2020年上半年,乐高的线上市场销售额就高达24.4亿,规模增长63.8%。
乐高|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文章插图
令同行羡慕的销量背后,是乐高可以完美适配全年龄段用户的神话。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NPD的调查数据足以证明,成年人玩起乐高,就没有孩子们什么事了。
自2012年以来,购买乐高的成年人增加了65%。
其中,50%的人年龄段是18-34岁,32%的人年龄段是35-54岁,55岁以上的,比例也有18%。
如果没有乐高,我们恐怕很难想象一群成年人废寝忘食搭积木的样子。
但在乐高完美占领成年人的娱乐生活之后,很多人也开始产生疑问:
这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小方块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大家对它念念不忘?
乐高的前世今生乐高当然不是从一开始就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受宠的。
在成为玩具界的“神话”之前,它只是个单纯的儿童玩具厂商。
乐高的品牌名称LEGO,来自丹麦语“leg godt”,意思是一句简单粗暴的“好好玩”。
但如果有机会见到早期乐高,你就会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好玩。
乐高|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文章插图
早期乐高/@冰川在融化
极简风格的木质方块,拼接出相对粗糙的物质形态,这就是乐高的最初的模样。
如我们小时候搭过的积木一般,它可以成为孩子世界里的宝藏,却无法得到成年人的青睐。
及至玩具产业进入塑料时代,乐高创造出的带有凹凸面的积木,才将它慢慢推入更多人的视野中。
这种拼接积木承载了乐高所称的“结合的力量”,让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下而上搭建出自己想要的形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乐高小镇上添加建筑、汽车、树木等搭配。
之后随着各种系列产品不断出现,乐高的精美度和复杂程度也不断上升。
成品炫酷的外形,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拼装难度,都让成年人的视线被深深吸引过来。
乐高|乐高,凭什么诱惑了中国男人?
文章插图
乐高最大科技套装:42055斗轮式挖掘机
自此,乐高正式迈入了“为成年人而生”的时代。
他们的产品不再局限于对拼装形态的更新,更是加入了各种人物形象。
从最初联手《星球大战》《哈利波特》等大热IP打造人物,到后来开发出属于乐高的人物形象,这些看似简单又形神具备的小人,都让拼装的成品多了些“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