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11中的“中国厂长”( 四 )


“这是用来打字的还是罚跪的?”“可不能让媳妇儿知道这玩意。”“什么时候开卖,可以预定吗?”……网友的积极反应让陆航很受用,创业多年,这个资深厂长始终有一个品牌梦,“或许今年双11就是个机会”。
林彦汝坚持每天投入在平台推广、导流上的上千元资金,慢慢带来了回报。双11前,公司每月线上销售产品达到了两万多件;通过速卖通等对外销售工具,每月外贸额有近100万美元。
不过林彦汝的目标还不止于此。到了双11前夕,公司的主要任务增加了一项:找货车。根据预测,至少需要50辆超长挂车用于为双11期间的订单发货。“直播、推广、创新,都是为了这个时候大胜一场。”
“从11月1日到3日,我们保证了总价约4000万元的货物供应!”龚建文的口气里透着得意,而他的下一句话,则满是骄傲,“200多名工人,一个都没少”。
从第一笔淘品牌订单,到越来越多的线上品牌与龚氏公司达成合作,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考虑到淘品牌大多是中小量订单,皮具制作周期又相对较长,龚建文将工厂产线调整为柔性制造模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又提高了接单后的反应速度和供货速度。“有一个月,我们做出了12000个皮包。”
双11期间,浙江义乌泽熙日用品公司的工厂一派车水马龙,“中国制造”迎来一波新增长。
“太疯狂了!”第一次参加天猫双11的该公司厂长方昊,在11月4日凌晨加开了3台机器,工厂13台机器日夜运转。在第一波销售中,方昊为天猫双11准备的100万件货品全部卖光,其中有一款淘宝C2M定制款粘毛器,一口气卖了20多万件。
今年8月,方昊所在义乌小商品城集体进驻天猫,成为产业带数字化转型的标志事件。在天猫双11期间,义乌小商品产业带交易商品种类同比增长37.8倍,成交额同比增长20倍。
中国|双11中的“中国厂长”
文章插图
80后女厂长曾娟娟几年前和朋友一起在佛山办了一家家具厂,主要做外贸生意。疫情期间,绝大部分外贸订单都取消了,工厂开不了工,一百多个工人面临生计难题。
后来开始有同行尝试通过线上平台做出口转内销,已经快撑不下去的曾娟娟也决定试一试。看着工厂重新转起来,工人们都有活干,曾娟娟觉得这条路走对了。“阿里的小二会经常跟我们联系,帮我们调整产品。在以前,我们是等着别人来找我们的货,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怎么用货去找人了。”曾娟娟说,大概到了9月份,就开始在淘宝上盈利了。
今年,曾娟娟的工厂还头一回参加了天猫双11,这个11月她也前所未有地忙碌起来。
“今年双11是双节棍,在‘第一棍’打完的时候,我们的双11目标就已经完成了超过一半。”曾娟娟说,“今年我们是第一次参加双11,定了个不是很高的目标,数字挺吉利的,600万。能卖到600万我们敲锣打鼓放鞭炮,回家给我两个孩子买好吃的。”
曾娟娟说,这几年下来,感觉当母亲和当厂长挺像。“都挺不容易的,两边都是家,虽然我只有一个肩膀,但我要把它们都挑起来。”
今年双11,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带显示出更强的韧性和爆发力,率先打响了疫情后的全面回血之战。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的数字化标杆产业带示范效应显著,成交额大幅领跑全国。四川、河北、广西的产业带成交额同比增速进入全国前三。
今年天猫双11,来自全国2000个产业带的120万商家、30万个外贸工厂全面参与,需求端的消费潜力,正在有效转化为供给侧的增长动能。
在这个超长的双11尾巴上,想起春天时候的绝望与困境,林彦汝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但她说,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正式复工那天,她心情忐忑地走到车间,却看到当班工人一个不差地出现在工位上时的情景。“人在,厂子在,就总能挺过去”。(工人日报采访人员 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