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盆|清华教授蓝志勇:减少数据重复收集,不要“金盆做垃圾容器”( 二 )


同时数据产权还要清晰,“这个产权不是国家和企业的,是个人所有。”蓝志勇说,对个人来说,自己的数据要透明、开放、私密、安全、可靠,自己可以随时知道别人掌握和使用了他的什么数据。用国家税收获取的公共信息也要具有透明、共享性。
在储存方面,蓝志勇认为数据云要分散储存,不一定要放在同一个地方,只要有网络连接,有可达性、可用性,管理具备经济、高效、安全、可追溯等特点就可以。现在的区块链技术,使得这些都成为可能。
关于政务数据的管理方法,蓝志勇提供了最新的思考和数据架构模式。
以户籍信息为例,他认为并不是所有机构都应该有权利获取个人身份信息,他们可以通过建立工作关系的方式来使用,比如金融机构跟国家权威的户籍机构建立关系,需要用到身份信息时就签名调记录,用完之后就取消关系,区块链留下谁为什么获取和使用了这些信息。
“这样可以保持数据的简洁、好用和极大的个人隐私。”蓝志勇表示,一定要立法明确,有些数据跟政府和企业没有关系的就不能收集。他认为,最近因为疫情的作用推动的个人隐私立法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数据治理原则的推进,还需要继续深化和具体化。
数据治理成功的关键还在于管理和立法
我国数据治理能力应如何提升?
蓝志勇认为首先要有高质量的数据管理和咨询团队,现在电脑工程师数量很多,但他们对管理体制、政策、立法、隐私等问题的意识都不足,如何设计政务的数据架构也意识不强,而政府部门的人员了解部门现有分工的数据需求,但对于新技术能力何在、局限何在、能如何改造工作流程、帮助他们更好地工作,也并不了解,双边都需要训练和学习。
要明确数据治理原则、管理体制,厘清主体定位,例如,谁来管,谁来收,能收什么?属于谁?谁能用?违规如何处理? 如何防止数据收集和使用违规违法?
数据架构的设计也很重要,包括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光是在政府不行,政府的运作方式很慢,技术跟踪也慢,一发现问题就花很多钱买设备,一方面硬件设备,一方面人力资本和技术能力跟不上,总体使用能力和技术配套能力总是慢于需求。预算、人力资源增力至少是一年一次,而信息技术平台需求每三个月就有很大的发展;但光在企业也不行,数据安全不能保证。”蓝志勇说,应该是政府还是企业的,或者是政企合作云的,关键在于立法和监管。此外,还应注重数据管理官员和技术人才的培训。
蓝志勇表示,从营商环境改造、交通、医疗到全息社区建设等,广州都创造了很多数字驱动城市治理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方式,在大考中交出了非常满意的答卷。“这次广州如果在大数据驱动的城市治理方面有所作为,成为全国最先进的地方,就可以说这是自辛亥革命,改革开放后以来的中国革命的第三次浪潮。”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吴单 发自北京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广州城市治理榜 如“七”而遇
【来源:南方都市报】
金盆|清华教授蓝志勇:减少数据重复收集,不要“金盆做垃圾容器”】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