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2020年生鲜电商遇到了哪些困境?

时代的进步,如今的生鲜零售商纷纷向生鲜电商发展,依靠互联网,生鲜电商有了良好的终端服务需求,但是对于生鲜供应链上游,很多生鲜商家还是一筹莫展。
好的零供关系、零供生态,往往依赖于良好的生鲜供应链。其中缘由在于,优质供应商的资源有限,而长期处于博弈状态的零供关系中,头部供应商始终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供应关系一时难以全面破冰。
对于供应商而言,选择平台仍会主要考量流量、销量,但是能否构建出健康的上游生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还是要看,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能否“合拍”。
2020年生鲜电商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行业忽视的需求痛点也逐渐浮出水面。
生鲜电商发展的困境有哪些?
供应商的品牌建设需求
传统生鲜零售商,无法赋能供应商打造品牌,通常只作为卖货渠道,这也导致供应商本身发展缓慢,无法提升毛利。
但品牌建设的背后,实质上是产品研发、需求洞察、产品包装、产品迭代等一整套体系,这对供应商能力也提出了高要求。
科学管理的需求
在传统的生鲜零售合作模式中,供应商对市场需求、价格变化的反应滞后,原因在于供应商离消费端距离较远,这便容易进入靠天吃饭的不稳定状态。
如今终端市场的变化正在加速,生鲜电商的出现,以其及时的终端数据反馈、数据化管理的能力,更好的预测了消费者的偏好变化、市场趋势变化、产品汰换变化等,供应商更加贴近消费市场,能够做好科学管理,快速做出变化的反应。
变化|2020年生鲜电商遇到了哪些困境?
文章插图
抗风险的需求
传统生鲜零售业,流转账期相对较长,供应商压款垫资已成常态。
变化|2020年生鲜电商遇到了哪些困境?】生鲜零售商抗风险、抗意外能力较弱,因此也需要通过各类金融手段,来保障供应商的运转经营。
想要对生鲜零售市场进一步挖掘,就必须依靠互联网发展省心啊电商,仔细摊开其每一个业务环节,以敲骨吸髓的态度,来攫取尚未被完全激发的生产效率。
通过对采购渠道的增加、生产环节的改进,物流配送的优化,仓储位置的设置等手段,降低生鲜损耗率、获取更低的获客成本。
变化|2020年生鲜电商遇到了哪些困境?
文章插图
近日,盒马总裁侯毅直言,前置仓没有未来,盒马mini才是终极目标。
而高榕资本董事总经理韩锐此前告诉36氪,如果将可以无限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最优解称为“机器猫模型”——即每个消费者随身都有一只机器猫、要什么有什么,那么今天在全球范围内最接近“机器猫模型”的商业模式就是前置仓。前置仓、mini店、社区团购,究竟哪种模式能赢得生鲜电商硬仗,业内正掀起一场新的争论。共识在于,消费领域投资人普遍认同,生鲜电商已经过了VC阶段:一方面它不再是初创企业的温床,另一方面,存量业态直面竞争升温。“所有的生鲜电商都在提高效率,证明自己商业模式是可以赚钱的。”华兴新经济基金董事总经理牛晓毅曾向36氪表示,当下正处于每单模型有效、能够盈利的证明过程。 但无论是前置仓、mini店,还是社区团购,绝大部分生鲜电商仍未跑通。分歧仍将继续。不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长期用户教育,对生鲜零售市场改造成效卓著。用王兴的话说,整个互联网的历史就是一部O2O的历史,各行各业逐步从offline过渡到online。 生鲜的online呈现出即时性、近场景、强体验、追求高性价比的鲜明特征,同时也需要意识到,由于获客成本逐年攀升,多次洗牌之后,新平台已经很难取得用户量大爆发,加上线下渠道复杂多变、上游低集约度以及低毛利现实,生鲜电商烧钱问题难以解决。 生鲜需要处理包括上游产品品质、冷链、损耗、业务流程在线化、作业效率等一系列问题,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创业者、投资人、零售人对于终极业态的分歧似乎也就不难理解。摆在眼前的问题是,生鲜电商终极业态是否存在?如果有答案,究竟哪一个才更具有代表性?总的来说,上述问题将在未来,更大程度地影响生鲜供应商对零售平台的选择。换句话说,零售平台不能再只作为销售渠道而存在,“争上游”的突破口,其实在于更多地满足上游各类企业的潜在发展需求,零售平台而应该去探索新的零供关系。
Q:中国生鲜赛道区域性非常明显,有没有可能出现跨越地域性的平台?
A:可能性不大,因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非常精准的了解买方需求。大家感兴趣可以参考永辉超市的路径,永辉在福建起家,先后进入重庆北京等多城市发展壮大,但永辉在上海的运作可以说非常的不顺利,根本还是在于永辉对于上海地区状况的不了解导致。跨区域经营是所有人的难题,这个发展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