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治|北京“限塑十条”拟全面治理塑料污染

今年年底北京餐饮业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党政机关开会将不得主动提供塑料瓶装饮用水……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塑料污染治理,昨天《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开征求意见,全市将严控一次性塑料制品向自然环境泄露,减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
全市范围内禁售厚度
小于0.025毫米超薄塑料袋
北青报采访人员注意到,《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共制定了十条具体“限塑”内容,聚焦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电商快递、住宿会展、农业生产等六大重点行业。从这十条具体内容来看,“限塑”内容将重点实施“一控、一减、两促进、三个一批”。
其中,“一控”即严控塑料废弃物向环境泄露;“一减”即减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两促进”即促进塑料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促进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供给;“三个一批”即“禁限一批”:难回收、易泄露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生产、流通和使用,“循环一批”:推广新型包装和物流载具、建立健全高效回收体系,“治理一批”:集中清理塑料污染突出的重点场所、沿线塑料废弃物,建立塑料污染治理制度体系。
《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明确,将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及销售,包括在全市范围内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今年年底,全市范围内都将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是指有意添加粒径小于5毫米的固体塑料颗粒的淋洗类化妆品,如沐浴剂、洁面乳、磨砂膏、洗发水等)。
今年年底北京餐饮将禁用
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纵观《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内容,除了提出各重点行业、场所的塑料治理要求外,该文件也明确了行动的具体时间表,将分为三个阶段来执行实施。第一阶段是,到2022年本市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标准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塑料污染治理措施全面实施,将充分发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示范引领作用;第二阶段是,到2023年,全市重点行业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强度大幅降低,重点场所、重点沿线塑料污染基本消除,重点用塑单位报告等基础性制度基本建立;第三阶段是,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制度全面建立,努力成为国际超大型城市塑料污染治理典范。
针对各重点行业的“限塑令”,也明确了具体的执行时间表,如餐饮业明确到2020年底,全市范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咖啡搅拌棒;城市建成区外卖(含堂食打包)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批发零售业,要求到2020年底,本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零售业门店(含配送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5年底,本市建成区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快递行业,则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邮政快递及电商配送网点“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0%、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5%以上;到2025年底,全市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
北京重点场所、重点沿线将
严格治理塑料污染
除了聚焦重点行业“限塑”,《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提出,下一步将聚焦本市各体育场馆、旅游景区、文化设施、交通场站等四类重点场所;河道、公路、铁路、背街小巷等四类重点沿线,协同推动塑料污染治理。
如对于四类重点场所的治理,本市将在各体育场馆、旅游景区、文化设施、交通场站等重点场所结合各自塑料废弃物的产生特点试点开展外卖餐盒和塑料包装袋、塑料饮料瓶等塑料废弃物单独回收工作。
河道及其沿线的治理重点,则将结合本市新一轮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制定,将治理塑料污染纳入加强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范畴,在临近水源保护区、居民集中区等重点河段沿线持续开展白色污染治理;铁路沿线,全市铁路沿线护网或围墙内外的塑料污染治理,将作为铁路段长和地方段长的“双段长”重要工作职责,加强日常巡查与问题的协调处置;背街小巷,则将把塑料污染治理纳入“门前三包”责任制、生活垃圾分类等相关工作,落实街巷长监督督促、协调处置等职责,以有效解决背街小巷塑料污染。 文/本报采访人员 林艳
限塑生活中的十大应用场景
《行动计划》的正式版本开始实施后,将对企业的生产和老百姓的生活绿色化产生积极影响,一些生活场景也将会随之发生变化。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梳理出限塑生活中将发生变化的10大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