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排名|俗到家了,但我还是连哭四集( 二 )


一位癌症晚期的母亲 , 害怕女儿在失去妈妈以后无法生活 , 才4岁的小女孩 , 天天逼着她洗衣服、做家务 。
看着她颤颤巍巍地拿着比自己脸还大的刀切菜 , 小心翼翼地踩着凳子洗碗、做饭 , 承担完全不属于这个年龄的重担 。
她越熟练 , 就越让人难受 。
看波吉被欺负 , 看他浑身是伤还要爬起来去举剑的时候 , 我是同样的心情 。
再冷漠的成年人 , 也很难接受这世界的艰难、危险或恶意 , 全部倾注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孩子身上 。
他们本该拥有一切 , 世界应该给他们保护、尊严与爱 。
但却因为世界本身的缺陷 , 失去了一切 , 成为一个被剥夺的人 。
02
“他在做大人做不到的事”
以前很多人对童话的印象是这样的:成年人在过分美好的世界里假装天真 。
王子公主叙事就是其中典型 , 后来看到吐的偶像剧 , 也是这个模式 。
但它肉眼可见地过气了 , 迪士尼的公主电影真人翻拍 , 来一部糊一部;偶像烂剧、悬浮剧的名声都快臭出国门了 。
给人冲击最大的作品 , 几乎都是反着童话叙事来的:
不是让成人幼稚化 , 而是把最纯澈懵懂的孩子 , 扔进真正的丛林里 , 泥潭里 。
他们跟泥潭里的大人的区别在于 , 永远不会“适应”规则 , 不会一起腐烂 , 烂成泥潭的养分 。
波吉的母亲去世前曾经告诉他:“你是个坚强的孩子 , 你会成为最伟大的国王 。 ”
波吉从没忘记过这句话 , 他不能听不能言 , 被欺负被羞辱 , 但他从不对臣民发火 , 因为国王要以保护臣民为己任;
健壮的弟弟要跟他决斗 , 他明明因为观察力敏锐 , 拥有绝佳的闪避技能 , 但师父警告他闪避可耻 , 王者必须正面迎敌 , 他就乖乖站着挨打 。
而他的弟弟 , 明知哥哥孱弱还会下死手;他敬爱的师傅 , 在选谁为下一任国王时 , 为二王子投出了关键票 。
在这个用武力对抗武力的世界里 , 每个人都可以把“英雄”“风度”“忠诚”挂在嘴上 。
但也每个人都理由背叛这些信仰:为了力量 , 为了王位 , 为了前程 , 为了看他人的笑话 。
好像只有武力值最低的波吉 , 一直在坚守这些东西 。
光溜溜的波吉走在街上 , 穿着这个虚伪世界的最后一条底裤 。
主动地坚守和抗争 , 往往只会发生在孩子身上 。
所以那些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改变或拯救世界的故事 , 主角都是孩子 。
同样的苦难放在大人身上 , 会狗血;同样的选择如果大人来做 , 会很难理解 。
实不相瞒 , 我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时候 , 在电影院哭光了一包纸 。
看到小哪吒穿着肚兜在街上玩 , 被别人砸水果那一幕 , 就是会下意识控制不住情绪 , 受不了所有人欺负一个孩子 。
而他在得知真相后决定自己赴死 , 保全父母和那些欺负过他的陌生人 , 这是陈塘关所有大人都做不到的事 。
不会权衡利弊 , 斟酌形势 , 有的只有近乎幼稚的勇气 。
后来《姜子牙》上映还跟哪吒联动 , 兴致勃勃去看 , 却既没有感动于姜子牙的抗争 , 也没有跟着电影升华主题 , 思考人生 。
其实两个故事想说的东西差异并不大 , 都是反抗不合理的天命、捍卫人的尊严 。
可几岁的哪吒跪着告别父母、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冲击力 , 就是比愁眉苦脸的姜子牙追问“天地不仁”要大得多 。
也可信得多 。
哪吒要对抗天命时 , 你会感动于他顶天立地的勇气;
姜子牙在满天神佛眼前追问真相的样子 , 却总让我想起“不识时务”四个字 。
成年人是没有资格这么天真的 , 就像没有一个社畜拿完年终奖会在领奖台上跟老板吵架 。
我想要在姜子牙的故事里得到共鸣 , 就必须要花更大的精力去为他的行为寻找合理性 , 去揣测他愁眉苦脸的原因 。
而哪吒不需要 , 波吉不需要 , 爱、勇气、信仰 , 这都是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东西 , 是我童年的特产 , 谁也无法剥夺 。
可也无法迁移 。
03
最需要这种故事的是大人
日本动漫其实一直深谙此道 , 热血漫里拯救世界的永远是高中生 , 成长漫里最后打败偏见获得胜利的是小学生 。
比如上了四十年小学的大雄同学 。
看波吉挨打那一段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他 , 在《伴我同行》里有一个异曲同工的场景 。
哆啦A梦必须要离开了 , 但他放心不下大雄 , 担心自己走后 , 大雄无法一个人好好生活 , 会被胖虎和小夫欺负 。
为了让哆啦A梦安心 , 大雄再次遇到胖虎的时候明明害怕得发抖 , 但咬着牙没有像以前一样跟哆啦A梦求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