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财报|品渥食品终上市:毛利率下降、“三高”顽疾缠身、产品质量待解|IPO研究院( 二 )


据《每日财报》统计 , 2017-2019年 , 品渥食品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21亿元、1.35亿元和1.43亿元 , 分别占当期流动资产的11.04%、24.91%、34.37% 。 2017-2019年 , 品渥食品存货账面价值占当期末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3.79%、32.09%、27.56% 。
存货账面价值占总资产的比例较高 , 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流动资金的金额 , 一旦存货发生损失 , 则会直接影响公司当期的利润水平 。 在另一项关键指标负债的表现 , 2017-2019年 ,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3.53%、63.59%、56.94% 。
虽然逐年在下降 , 但远高于同业上市负债率 。 此外 , 品渥食品供应商集中度较高 。 2017-2019年 , 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占各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5.98%、70.93%、69.94% , 占比较大且整体呈上扬趋势 。
其中向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各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9.69%、27.81%、29.53% , 集中度逐年提升 。
若因国外供应商原因导致公司采购的产品不能按时运输报关入库、国外供 应商所生产的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且公司不能及时找到合格的替代供应商或因天气等原因导致国外进口食品产量大幅下降 , 则可能短期内对公司的产品供应 造成不利影响 , 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
“洋代工”弊端显现 产品质量“亮红灯”品渥食品采用的是“洋代工”模式 , 即委托国外的供应商根据要求生产加工公司自有品牌的产品 , 然后运回大陆进行销售 , 主要运输方式为海运 。
品渥食品自身并不从事食品生产 。 但该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 , 跨境代工在生产上对安全的监管比较薄弱 , 在产品生产、进口的过程中 , 可能会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隐患和产品不达标的问题 。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数据 , 2016年8月 , 品渥食品全资子公司北京市品利食品有限公司从韩国进口的三育辣味香酥海苔因大肠菌群超标 , 被未予准入并做销毁处理 。
2017年、2018年因公司进口的啤酒多次被检出不合格 , 此后该类产品的销售占比持续下滑 。 同样是因为“洋代工”的模式 , 让品渥食品被贴上了“假洋品牌”的标签 , 通过打擦边球和虚假宣传的方式让消费者认为旗下代工产品是洋品牌 。
据招股书内容显示 , 品渥食品曾多次因虚假宣传遭处罚 。 2016年 , 央视曝光品渥食品旗下的德亚牛奶并非德国原产 , 而是找国外商代加工生成 , 品渥食品也曾因销售净含量不合格 , 逾期申报企业所得说被相关政府处罚 。
除此之外 , 企查查显示 , 2016-2018年三年的时间 , 品渥食品还陷入官司纠纷 , 三年时间里品渥食品共涉及5起官司 , 其中三起作为被告 , 分别是买卖合同纠结、产品责任纠纷和买卖合同纠纷 。
随着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逐渐提升 ,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重视 , 在这方面 , 品渥食品需要找到有效对策 , 否则辛苦建立的品牌随时面临崩塌风险 。 对此《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