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领英的问题还没解决

图源:图虫创意
平台|领英的问题还没解决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锋见(ID:feng_keji),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在国内的众多互联网求职平台中,领英(LinkedIn)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首先它与智联招聘和拉钩等平台不同,领英所处的细分赛道为社交招聘,按其官网的介绍为“职场社交网站”,并非专业类的求职平台。
其次,作为微软旗下的产品,领英是少有的还在国内运营的国外社交招聘平台,是许多国内企业寻找海外客户的媒介。
最近,关于网络上流传的许多微软将关闭领英中国服务的消息,领英为此专门发文辟谣,表示相关传闻为不实信息,同时领英还强调将对当前的战略进行调整,“于今年内发布一些列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将专注于提供连接职业机会的价值。”
结合“领英致中国会员的一封信”透露的信息,未来领英中国提供的新产品及服务将不再涵盖用户原创内容的发布和互动功能,产品将专注于求职。那么领英为何要对国内的业务进行调整?没有了社交属性的领英新应用,将如何面对其它同类型平台内的竞争?
高冷的领英对于领英中国的战略调整,网络上用户的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类型,其一是对此业务调整感到不解,直呼为什么要关闭社交功能,那下载领英的意义何在、为何不用其它求职应用;其二,部分用户对此表示拍手叫好,一些理由是领英功能难用且垃圾邮件推送较多。
平台|领英的问题还没解决】当然,以上都是正在或曾经使用领英的用户,领英的热搜一出,许多用户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啥热搜、这是什么平台等等。
关于领英的改变,领英给出的解释是在过去的七年间,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领英在“连接职业机会”上所呈现的核心优势和价值,“找工作”已经成为中国用户来到领英平台的最主要原因。
一些领英用户对这样的解释似乎并不买账,喜欢把问题缘由往其它方向引,但不管怎么说领英在国内的确相对小众,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高冷形象,领英在国内市场的发展需要迎来一些改变。根据领英官网的介绍,领英全球会员总数为7.74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在国内市场却不一样,与同类型的脉脉对比,领英在用户月留存率等数据上远不如脉脉。
根据Mob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领英的用户月活天数接近脉脉,但输在月留存率上,即脉脉的用户粘性更高。
平台|领英的问题还没解决
文章插图
在活跃用户上,截止至2019年6月,据易观千帆的统计数据,领英的月活用户为81.65万、日活量为12.37万,而脉脉同期的数据分别为月活671万、日活76.21万。在国内,若将自己局限在某一小众市场内平台是很难发展壮大的,外来的平台在国内市场发展需要更多本土化设计。
平台|领英的问题还没解决
文章插图
不只是高冷和小众,领英上的一些账号也是充满“雷点”,时常发布各种不合规的内容。另一方面,领英的数据保护备受争议,领英上存储有大量国内用户的隐私数据,而领英此前接连被爆出用户数据被泄露的消息,数亿用户数据被黑客公开兜售。
综合来看,领英的改变是必然,财大气粗的微软可能并不在意领英中国能贡献多少营收,但领英在国内的发展至少要找到更合适的定位、突破现在的窘境,而不是继续保持高冷。那么告别社交功能的领英新应用,能否在国内激烈的求职应用市场中找到突破口呢?
告别社交功能领英走的是社交招聘的发展路线,在该领英内国内的玩家并不多,相对比较知名的只有脉脉和大街网等少数几个平台,更多平台走的都是垂直类或综合类招聘路线。领英中国此次着重强调对社交类的功能进行切割,也就是新的应用将变成单纯的招聘平台,领英的这些改变或许与赤兔的失败有一定关系。
在国内市场,除了领英主应用外,领英在2015年专门推出过新的实名职场社交App赤兔。相较于领英,赤兔是市场需求进一步细分下的产品,定位为年轻职场人群的分享平台,不过国内用户似乎并不吃“社交+招聘/职场”这一套方案,最终,运营了几年的赤兔只能选择下线。
领英新应用告别社交功能后,无非是向垂直或综合招聘平台方向靠拢。在笔者看来,即使在国内招聘平台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没有社交功能的领英新应用仍具有不错的发展前景。先来看用户职业划分,同样是来自Mob研究院的数据,相比脉脉,领英上的职业白领用户占比高达85.5%,潜在用户比例更高,有利于领英新平台高端化和专业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