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的喜鹊|远景乐观、方向渐明, 迎来“高涨期”的氢能工业下一步怎么走


继上个月五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后 , 全国各地发展氢能工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 “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今年是真正的发展元年”……在10月15日于山东济南召开的“2020氢能工业发展立异峰会”上 , 与会嘉宾纷纷对工业远景表达了乐观立场 , 同时不回避题目 , 针对关键技术及应用推广领域存在的短板进行了多角度分析 。
当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氢能工业发展呈文2020》(下称“呈文”) , 提出了2050年氢能占据终端能源消费比例10%、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3000万辆、氢气需求量6000万吨 , 进入氢能社会的夸姣愿景 , 并对下一步我国氢能工业发展提出了详细建议 。
枝头的喜鹊|远景乐观、方向渐明, 迎来“高涨期”的氢能工业下一步怎么走
本文插图
以“绿氢”为方向进行合理布局
“灰氢不可取、蓝氢方可用、废氢可回收、绿氢是方向” 。 产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产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发言中夸大 , 当前相关省市、企业和机构都在积极行动 , 并提出发展氢能的一些方案 , 但总体看对氢源关注研究得不够 , 尚未形成全国性的整体概念 。 “需要相关部分组织、调研 , 根据氢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 , 从能源总体规划的视角提出阶段性布局和工艺路线的指导意见 , 并制定标准规范 。 此外 , 抓紧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的产业化研发 。 这是灰氢变成蓝氢、由不可取变成可取的枢纽 。 ”他说 。
针对氢源题目 , 呈文提出近、中、远期发展建议 。 近中期 , 基于经济、技术和环境的现状前提 , 应重点使用好产业副产氢和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 , 发展高压气态和液态储运的关键技术 , 鼓励不同模式的加氢站和加氢制氢一体站发展并给予政策支持;中远期应重点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和化石能源制氢 。 强化能源和环境政策监管 , 从源头上避免传统制氢工艺在“氢能热”的形势下“一拥而上” 。 将氢能与碳排放权交易结合 , 引导行业逐渐减少碳排放 。
发展“绿氢” , 降本钱是枢纽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说:“在当前技术前提下 , 电费降到3毛钱每千瓦时 , 电解水的制氢本钱能够降到每公斤20元以下 。 储运环节也有降本空间 。 未来跟着可再生能源的电价进一步下降 , 制氢规模化和液氢储运的技术成熟 , 氢气的到站价格会大幅度下降 。 我国再生能源的氢气比较丰硕 , 将来必定会具备本钱上风 。 ”
建立全产业链协同的贸易生态圈
明确氢源路径后 , 需要从氢的产、储、运、加、用等全产业链出发 , 依托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平台等多主体 , 逐步打造“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 运营模式成熟、立异成果丰硕、资金保障充足、示范效果显著、生态效应明显”的氢能工业贸易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