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农业机械化瞄准三大领域补短板( 三 )


以生猪为例 , 我国大部分猪场设施简陋 , 自动化环境控制装备缺乏 , 饲料转化率比发达国家低10%以上 。 去年以来 , 国家多措并举推动生猪产能恢复 , 一些生猪养殖企业启动了“楼房养猪”模式 , 最大程度发挥先进设施装备的作用 , 实现了智能饲喂、空气过滤、粪污处理等装备的高效协同 , 用地仅为普通猪场的十分之一 , 每头母猪年产断奶仔猪达28头 ,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头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伴随畜牧业机械化发展 , 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也不断得到应用 。 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开发的动物标识及可追溯系统 , 对畜禽饲养、运输、屠宰等环节跟踪监控 , 猪戴上了电子耳环 , 个体状况尽在掌握;牛戴上了电子项圈 , 可以定位放牧牛群位置 , 监测分析生长周期 。 大型企业把物联网技术与畜牧机械相融合 , 自动采集、汇总、分析生产数据 , 畜禽生产全过程管理更精细化 , 成为畜牧业智能化的标签 。
【经济日报|农业机械化瞄准三大领域补短板】中国社科院农村所产业经济室主任刘长全说 , 推进畜牧业机械化 , 尤其是中小养殖户机械化 , 最有效途径是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与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 。 要把培育饲草料制备供应、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专业化工程防疫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 作为推进规模养殖机械化的主要依靠力量 , 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倾斜 , 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到、办不好的问题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乔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