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刘禅成为反面教材,不是因为能力不行,只是因为活得明白

想必大家都读过三国演义吧,对于三国,大家心中都有自己感兴趣的英雄人物吧!不过普遍被人们认为懦弱无能的人,恐怕就是刘禅了。阿斗,就是刘禅的小名,即三国时期刘备之子。在刘备去世之后,少主刘禅即位,即使有诸葛亮等一批能人志士辅佐他,但因其不思朝政、糊涂无能,所以蜀国并没有在他的手上振兴起来。那么为何他又能在群雄割据、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在位这么长时间呢?他会有大家所不知道的过人之处吗?
能力|刘禅成为反面教材,不是因为能力不行,只是因为活得明白
文章插图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说的就是刘禅。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段典故。话说刘备去世后,儿子刘禅即位。按照刘备遗嘱由诸葛亮掌管着全部军政大事。在此期间,蜀国发展得比较快。在诸葛亮死后,又有蒋琬、费祎、姜维一些文武大臣辅佐他。后来,蒋琬、费祎死去后,宦官黄皓得势,这时蜀汉的政治每况愈下,蜀国也就因此衰败下去了。最终,蜀国抵挡不住魏国的进攻,蜀汉灭亡,后主刘禅投降魏国,留在成都。
能力|刘禅成为反面教材,不是因为能力不行,只是因为活得明白
文章插图
整体上看,后主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表现成熟沉稳,各项举措扎实稳健。应该说在蜀汉政权的擎天巨柱轰然坍塌之后,年轻的后主经受住了考验,切实稳定住了局面。从他对蒋琬、费祎和军方将领吴懿(车骑将军、汉中都督)、邓芝(前将军)、向朗(左将军)、辅匡(右将军)、吴班(后将军)等文武重臣的任命上看,后主在政权内部具有绝对的权威。他与汉献帝刘协和曹魏后期的几个小皇帝不一样,不是那种任人摆布的傀儡。
能力|刘禅成为反面教材,不是因为能力不行,只是因为活得明白
文章插图
从汉末到魏晋,前后延绵近三个世纪,期间只有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晋武帝司马炎和蜀汉刘备父子、东吴孙权等等少数几位皇帝真正掌握实际权力,其他皇帝无不是被操纵在权臣手里,杀伐决断都是由权臣说了算,皇帝不听话也随时都有可能被废黜甚至弑杀,更无从谈起对于要员的任命。联想到姜维当时统领重兵、大权在握,而在皇帝面前如此局促畏惧,则后主刘禅当时在朝堂、军中的威权由此即昭然若见。
能力|刘禅成为反面教材,不是因为能力不行,只是因为活得明白
文章插图
对于后主刘禅在蜀汉覆灭后的那句后来成为千古笑柄的名言:“此处乐,不思蜀”,多数人从后主所承载的政权理想和历史使命上分析,认为他厚颜无耻、没心没肺。也有人认为后主这样说是为了明哲保身。只有把蜀汉中后期的政治生态、舆论环境和演变逻辑梳理清楚,才明白他刘禅当时不过是发自肺腑地说了一句大实话而已。
能力|刘禅成为反面教材,不是因为能力不行,只是因为活得明白